內侍雙手捧過奏匣,感受到那份非同尋常的重量,不敢有絲毫怠慢,躬身疾步而出。
……
太極殿內,李世民剛剛批閱完一部分奏折,正稍事休息。
王德悄聲入內,呈上了李承乾的密奏。
“哦?剛回去就又上奏了?”李世民微微挑眉,接過奏匣。拆開火漆,展開奏陳,他看得極為仔細。
殿內燭火搖曳,映照著李世民的臉龐,他的表情從平靜逐漸變得肅然,眉頭時而緊蹙,時而舒展。
李承乾的奏陳,如同一把重錘,一字一句敲在他的心頭。
他看到了李承乾的果決,甚至是一絲酷烈,但更看到了那份深遠的考量和對大局的把握。
尤其是那句“對此輩心存憐憫,便是對萬千黎庶之殘忍”,讓他心中猛地一震。
作為帝王,他何嘗不知這個道理?
只是有時身處九五之尊,聽得多了仁德的諫言,難免會思慮過多。
此刻被兒子如此直白、甚至帶著幾分逼迫地點破,他反而有一種豁然開朗之感。
是啊,改革已至中途,豈能搖擺?
當年玄武門之變,若稍有猶豫,豈有今日之大唐?
對付這些盤根錯節、侵蝕國本的勢力,仁慈就是養虎為患!
他仿佛能看到李承乾寫奏章時那副又倔又認真的模樣,那小子,是怕自己這個當爹的心軟啊!
李世民的手指無意識地敲著御案,目光再次掃過奏陳上那些尖銳的語句:“……開弓沒有回頭箭……逆水行舟,不進則退……些許罵名,兒臣愿與父皇共擔之!”
一股復雜的情緒涌上心頭,有被兒子教訓的些許好笑,有看到繼承人如此魄力的欣慰,更有一種被點醒后的決斷。
他深吸一口氣,眼中最后一絲猶豫徹底散去,取而代之的是如鷹隼般的銳利。
“王德!”
“老奴在。”
“傳朕旨意!”
“太子所奏,一概照準!告知三省,青州事宜,全權由太子決斷,其所發指令,視同朕意,沿途州縣、各衛府軍,須全力配合,不得有誤!
再擬一道密旨給房遺直、王玄策,讓他們放手去做,朕與太子為后盾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