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二牛哥,記住,這泥不能和得太勻,要讓里面有點沙粒感。”
“還有,脫坯的時候,別怕丑,表面有點小坑小洼沒關系,關鍵是不能壓得太實,要讓它能‘喘氣’。”
村民們聽得一頭霧水。
“大山,這樣真行?”
王二牛拿著一塊看起來有些“粗制濫造”的磚坯,心里直犯嘀咕。
“這玩意兒,能結實嗎?”
王大山只是笑了笑,沒有過多解釋。
他知道,現在說再多,都不如最后開窯時,用事實說話來得震撼。
卡捷琳娜也沒閑著,她就跟在王大山身邊。
王大山讓她干什么,她就干什么。
讓她搬泥,她絕不碰水。
她一個人干活的效率,比得上三四個壯漢。
看著她輕松地將上百斤的濕泥甩進攪拌坑,王二牛他們幾個漢子,一個個看得眼皮直跳,干活的勁頭更足了。
一個上午過去,兩百塊磚坯,不多不少,全部制作完成。
一百塊,是老季師徒三人精雕細琢的“藝術品”。
一百塊,是王大山指導下,村民們做出來的“糙貨”。
接下來,是進窯。
老季當仁不讓,親自上陣。
他指揮著兩個徒弟,將他那一百塊磚坯,按照一種他研究了半輩子的特殊方式,一層層地碼放進窯里。
每一塊磚之間的間距,都拿捏得恰到好處。
輪到王大山的磚坯時,他只是對王二牛他們揮了揮手。
“碼進去就行,稀疏一點,別挨得太緊,讓火能竄得開。”
這種“隨意”的態度,更是引來了老季師徒的一陣鄙夷。
進窯完畢,封窯門。
最后,也是最關鍵的一步——點火燒窯!
“燒窯是我的事,你們都別插手!”
老季手里拿著一把火鉗,站在窯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