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的聲音,很快就被汽車的引擎聲和風聲所淹沒。
王大山回頭,透過車窗,看著那個在夕陽下,歇斯底里地叫囂著的身影,嘴角露出了一絲冷笑。
段安康?
他根本就沒把這個人,放在眼里。
他真正的對手,從來都不是這種只會在背后搞小動作的跳梁小丑。
而是那個,遠在省城,手握權力的金學博。
還有那個,遠在京城,享受著本該屬于他的一切,高高在上的……假少爺!
……
王大山帶著好消息,和黃老怪親手燒制出的第一批樣品陶罐,返回了靠山屯。
當那個鑲嵌著青花瓷片,帶著冰裂紋的精美陶罐,出現在眾人面前時。
整個罐頭廠,再次沸騰了。
“我的天……這也太好看了吧!”
“這哪是裝罐頭的罐子啊,這簡直就是個古董啊!”
孫德福和錢東來他們,更是捧著那個陶罐,翻來覆去地看,愛不釋手。
他們終于明白,王大山為什么寧可花大價錢,也要堅持用這種包裝了。
這東西,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!
有了頂級的包裝,有了充足的貨源,有了廣交會的入場券。
靠山屯罐頭廠,萬事俱備,只欠東風。
接下來的半個月,整個村子都進入了一種高速運轉的狀態。
黃家窯那邊,黃老怪親自坐鎮,帶著他那幾個徒弟,二十四小時三班倒,人歇窯不歇,全力生產陶罐。
靠山屯這邊,王大山則將全村的婦女都組織了起來,成立了一個“包裝車間”。
清洗陶罐,貼上由黃四海那邊,專門從香江設計并印刷好的,帶著繁體字和英文的精美標簽。
再用軟木塞封口,最后系上紅色的麻繩。
每一個環節,王大山都要求做到盡善盡美。
就連裝箱用的木頭箱子,他都要求用砂紙打磨光滑,不能有一點毛刺。
時間,很快就到了十一月中旬。
距離廣交會開幕,只剩下最后一周了。
第一批準備參展的,一千箱“靠山屯”牌油雞樅罐頭,已經整裝待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