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?。磕遣恍邪桑乇緛砭筒欢嗄兀懿荒懿贿w戶口,只讓月月過去就行?”
人不能既要又要,啥好事都讓他們占了。
夏靜耐心解釋。
“如果月月不遷戶口其實也行,只是上學還是需要本地戶口,所以多出來的借讀費用我們是不負責的,需要家里承擔,也不多,一年大概六百塊錢。”
一聽到還要另外出錢,陳有龍的眉頭就緊鎖了起來。
“剛剛不是才說不用家里出錢嗎?怎么這又多出一年六百了?在我們這讀書一年也花不了六百呀!”
“如果落戶在那邊就不需要借讀費了。”
夏靜忍不住強調,剛剛自己也說得很明白了,這人怎么就只聽他想聽的呢。
“可是落戶月月就沒有地了呀,家里本來地就不多,還要再少一個人的怎么行呢?”
“小夏姐姐,我爸爸的意思是不遷戶口。
如果借讀費一定要出的話,那就讓劉叔叔直接從給我每個月的補貼上扣吧,這樣就不用讓我家里再另外出錢了。”
陳月懶得聽他的討價還價,直接給出折中辦法。
“那怎么能行!那可是你以后讀書的錢!借讀費不交也能讀書,實在不行大不了咱就不去了,踏踏實實在咱這上學算了?!?/p>
一年拿六百什么都不管和一年拿一千二花不了幾個錢,哪個更劃算王家麗還是算得清楚的。
再說農村養孩子也沒那么精細,學雜費和書費又沒幾個錢,孩子大了還能在身邊給大人搭把手幫忙干干家里的活呢。
陳月早就知道,只要是算在她身上的錢,那就肯定會被當成是屬于這個家里的,以前別人送的吃的也是同樣的。
所以那補貼不繼續領也就是陳月故意的。
畢竟在這個家就是一個永遠匱乏一切的大窟窿,無論用多少金錢和物質都是填不滿的。
與其如此,還不如留給自己呢!
“可是那邊會直接供月月讀完大學哦,或許還可以寫推薦信幫助就業呢。
雖然小孩子現在是花不了什么錢,可到了高中大學那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。
我看月月還有個弟弟,可能都得不少花銷。。。。。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