傅佐從北靜王啟蒙那一刻起,就一直在關照他。
因此,對北靜王的每一個細微動作,他都能洞若觀火,了如指掌。
知道這是要他請林如海過來。
然而,不待傅佐傳話,將這邊馬車上人的一舉一動看在眼里的黛玉,早已先一步告知了父親這個消息。
林如海聞言,立刻翻身下馬,大步流星地來到北靜王馬車前,恭敬地抱拳施禮,“下官見過王爺,不知王爺招下官過來,所為何事?”
北靜王斜倚在馬車里,聲音低沉而堅定,仿佛能穿透夜色,直達人心。
小主,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,請,后面更精彩!
“本王有要事在身,欲連夜進宮面圣,不知大人是與本王一起前往呢,還是暫且在城中安歇,待明日奏明圣上,再作計較?
林如海聞言,略作沉吟。
他心中盤算著,自己此次進京,不僅攜帶著關于鹽業的重要奏報,還有路途上發現的福壽膏這一事件。
此兩件事都關乎國計民生,茲事體大。
也須盡早稟明圣上知曉,以便早做處置。
若等到明日按正常流程見駕,還不知要等到何時,才能得圣上召見?
為免夜長夢多,多生波折,還是借著北靜王皇室宗親身份的便利,盡早見駕的好。
更何況,圣上素來勤勉,此時進宮,想來他還在批閱奏折吧?
念及此,林如海眼中閃過一絲決絕,果斷地道:“下官與王爺一道遇襲,同舟共濟,也一同回的京,下官還是陪王爺一道進宮面圣吧!”
于是,幾人迅速商定了計劃:進皇城后,北靜王帶著傅佐和林如海進宮面圣,其余夜間進城的人,都在宮門口等候消息。
事情定下。
幾人從侍衛手中接過水囊,略微洗梳了一番,整理了下儀容,恢復了往日面貌。
北靜王掙扎著從懷里取出一塊墨綠色令牌,遞給傅佐,示意他上前敲城門。
傅佐接在手中,只覺那令牌沉甸甸的,仿佛承載著無盡的力量與權威。
他翻過來一看,令牌后面刻著“如朕親臨”四個燙金的大字,下面還有個小小的“萬”字。
傅佐心中一驚。
這令牌,權力極大,甚至超過了尚方寶劍。
危急關頭,持此令牌者,猶如皇權附體,可事急從權,有先斬后奏、處置地方官員的職權。
甚至……可調動萬人以下的地方官兵,如臂使指。
這說明,圣上對王爺倚重之深,信任之重……
他回想起這一趟跟著王爺公干的經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