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番來回拉扯。
最后,齊老師無奈收下了東西,還給她指點了正在開會暫時不在的蔣教授的辦公位置。
“你放那兒吧,一會兒蔣教授過來。他要問問你的功課情況的,你不會怕吧?”
“不會不會。”這點洛瑤還是有自信的。
“我在首爾大的成績還可以的,也有實際主持經驗,搞過校園的一些活動,不怯場,不怕考。”
齊老師滿意地點點頭。
雖然是拿著推薦信轉過來的學生,但人家績點非常漂亮,個人經歷也很“特別”,還經歷過學院舉辦的小型的結構化面試,如此才收進來,不是那種關系戶學渣。
“來,你的事情稍微有點多,我有好幾樣要和你確認。”
“我們一件件地過,你下午沒別的事情了吧?”
“沒有沒有,”她連忙點頭,“我絕對有空,都能配合。”
齊老師人很好,很負責,洛瑤感受到對方的照顧了,自然不會不知好歹。
“我看了一下,材料大致上是沒有問題的,不過你是沒有國內中學的學籍是嗎?”
“對,沒有的,我小學就出去了,中學都是在韓國讀的,所以沒法走常規的龍國高考流程。”
“好的,我看看……”齊輔導員點點頭。
對方其實本來應該進中韓聯合班的,但他們這里一般是兩年國內,兩年韓國,而韓國那邊的是前兩年韓國后兩年龍國,畢業之后是要回首爾的。
洛瑤特殊就特殊在,她是綠卡在韓讀書,國籍一直都是龍國,以后也會一直留龍國了,所以這倆其實都不太符合她的情況。
最后,是他們副院長給她做了個面試,覺得沒問題,拍板把她收到了普通班里。
當然,她最后學歷是兩張的,聯合辦學項目的證書,只是學分一樣修,培養模式走的是國內這邊的。
就好比說,韓國過來的韓中班的學生,第三和第四年在龍國東大這邊,學的是什么中方文化還有什么國際課程,方便以后回韓國之后對龍國做報道。
但這個洛瑤不需要,所以不如按照國內培養主持人的方式來培養她。
舉個例子,同一門類型課,聯合辦學國際班學的是《國際局勢與主持藝術(中韓版)》,普通班學的就是更廣泛和普適的《國際局勢與主持藝術》,這兩門是一個教授授課,學分和類型都是一樣的,所以并不影響她拿最后證書。(我隨便捏的名字)
如果她以后進了電視臺之類,要出差到韓工作,那她可以再進行另外的深入的學習。
“我明白的,謝謝老師們照顧。”洛瑤感覺自己的禮送對了,雖然她不是賄賂,只是普通走走人情,但她確實應該這么做。
自己班主任蔣教授的恩師,就是那個面試并做主收她的副院長,一般院長副院長之類不帶班,但他讓自己的學生當班主任來磨煉一下,而洛瑤就是進了這位的普通班里,之后課表里也有副院長的課。
班主任蔣教授比較忙,他當班主任雖然不多事,但他的教學任務比較重,雜事有年級輔導員來,可有些班里的事情也免不了。
他收了禮物,沒多說什么,還是如常問了問她在韓的學習內容,現場考了一段娛樂版塊的主持稿。
這對準大三生來說其實有點超綱了,但洛瑤不知道,再說她其實能夠搞定這個。
不就是mc嘛,有些愛豆本身就會往這個方向發展,她以前當練習生時也做過這方面培訓。
更不要說,她學了這個專業,一直經受這方面的專業培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