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并且承擔由此可能產生的所有技術風險和責任。”
好幾秒,李工的聲音才重新響起,語調明顯變了,帶著點驚訝。
“這么細?小孫,你們北峰要求可真夠嚴的。0。5%啊,這點波動,我們設備都未必能精確控制住……”
“李工,”我打斷他,“我們理解設備可能存在精度范圍,但技術協議里白紙黑字寫的是±5%。”
“哪怕只有0。1%的偏差,沒有經過我們設計部門的書面認可和流程變更,就不能按這個執行。”
“這是規矩。麻煩您盡快提供一份書面確認函,蓋上你們技術部的章。”
我能想象出對方可能在皺眉,可能在跟旁邊人交換眼神。
最后,李工的聲音傳過來,帶著點無奈,“行吧行吧,知道了。你們規矩大。”
“我這就去打報告申請蓋章,給你們發正式的書面確認函。還有別的問題嗎?”
“暫時沒有了,辛苦您李工。收到確認函我們這邊會走后續流程。”。
掛了電話,陳主任不知道什么時候站到了我辦公桌旁邊。
“怎么樣?”陳主任問。
“天虹那邊參數上限超了0。5%,”我把情況簡單說了下,“我跟他們要書面確認函了。”
陳主任的眼睛在我臉上掃了一下,他沒說話,只是點了點頭,轉身往自己辦公室走。
走到門口又停住,回頭看我。
“干得不錯,孫琳。”他的聲音每個字都敲在我心上。
“記住,咱們這地方,規程就是生命。尤其是對外協單位,第一次接觸,更要讓他們明白這里的責任。以后,就這么干。”
我盯著屏幕上天虹機電的郵件標題,心里一直想著那0。5%的偏差。
“小孫,第一次啃硬骨頭?”斜對面的趙姐探過頭,平時挺照顧我的。“天虹那邊的人,不是很好溝通吧?”
我苦笑一下:“還好,就是要了個書面確認函。李工覺得我們太較真了,0。5%而已。”
“0。5%?”趙姐笑了,“小孫,別聽他們的。”
“咱們這兒,小數點后面差一位,弄不好就是天上地下的區別!”
“他們哪懂我們這玩意兒飛起來要面對什么環境?陳主任說的沒錯,規矩就是生命!”
“你這頭開得好,就得讓他們知道,跟北峰做生意,別想打馬虎眼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