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琦并沒有善罷甘休,而是目光死死盯著蘇儀。
他自幼愚鈍,苦學十數載也未見有何成效,整日混跡于文人堆中才將自己偽裝成個文人。
這也讓他最是厭惡聰慧之人,特別是這些所謂的神童!
蘇儀聞言卻是神色如常,似是并沒有察覺到張琦惡意般,反而沖著幾名文人一禮,
“既然這位先生考校,那學生便斗膽吟詩一首。”
“剛剛聽聞徐先生所作詠冬詩,學生亦是心有所感。”
“不過相較于晚冬,學生更喜歡春曉。”
“春眠不覺曉,處處聞啼鳥。”
“夜來風雨聲,花落知多少。”
“詩名春曉,還望幾位先生點評。”
蘇儀恭恭敬敬地等待幾名文人點評,卻見幾名文人皆是面露驚駭。
剛剛那名開口刁難的張琦,此刻更是掩面而去。
回家的路上。
蕓姐看著緩步前行,沒有絲毫自得的蘇儀忍不住開口道,
“公子,你剛剛那首詩做的真好,瞧把那幾個文人給驚的。”
“只是有感而發罷了,那幾位先生沒有點評,應是不忍傷我。”
聞言蕓姐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。
她怎么感覺自家小公子,有些太過謙遜了呢?
蕓姐并沒有看到,走在最前方的蘇儀臉上,那微微揚起的嘴角。
這首千古名篇,哪怕僅此一首,也能夠坐實他神童之稱!
接下來他只需要讓家中推波助瀾,便能讓自己神童之名,在整個郡府都廣為流傳。
事實上。
根本不用蘇儀在暗中推波助瀾,短短數日時間,那些文人便將蘇儀吹捧的滿城皆知。
并且這個名氣,伴隨著那首冬晴更是迅速在郡府流傳。
蘇家神童之名,徹底傳播來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