宮里的料子比往日穿得細軟許多,顏色也鮮亮,但畢竟與積攢多年的世家比不了。
他們入宮的時候,與周遭那些珠光寶氣的世家貴婦們一比,依舊顯得有些寒酸單薄。
水秀能清晰地感覺到父母身板的僵硬,和他們心里的不自在。
雖然如今已然脫離賤藉,但水仙父母的心里還是轉變不過來,每每看到這些高門世家,總是從心底就覺得自己低人一等。
引路的小太監倒是十分客氣,笑吟吟地看著十分喜慶。
“皇上和貴妃娘娘都特意吩咐過,讓奴才好生伺候著各位主子。若有什么需要,盡管告訴奴才便是。”
水仙的父母聞言,受寵若驚,連聲道謝,態度謙卑得幾乎有些惶恐,反倒讓小太監怔了怔。
他在宮中久了,見慣捧高踩低,這般被主子家人真心實意客氣對待的,倒是頭一遭。
小太監心下不由得更添了幾分小心,伺候上也更為周全。
他們被引至太和殿外專設的等候區域,自覺地站在了最不惹眼的角落。
周遭的豪族世家三三兩兩聚在一處,無人上前與水仙的父母攀談,甚至偶爾會飄來嘲諷的目光。
這種刻意的孤立,讓水秀不自覺攥緊了身側的手。
這時,她在世家的人群里倒是看見了熟悉的人。
易夫人正站在人群中央,面帶譏誚地望過來。
她是易書瑤的嫡母,亦是易貴春的生母,此時正與幾位交好的世家夫人低語。
易夫人聲音不大,卻隨著冬日的寒風飄進了水秀,以及姐妹倆父母的耳朵里。
“昔日府上的奴仆如今卻能與我平起平坐……所以說,這人吶,有的時候還是得豁出去,能舍出去才行”
易夫人話中隱約諷刺水仙以賤婢之身爬龍床,如今竟然成了貴妃,她忍不住面上露出一抹嘲諷,輕嗤一聲道:
“沐猴而冠耳,終究是猴兒,學不來人的體面。”
沐猴而冠指的是獼猴帶上帽子都不像人,如今被易夫人用來諷刺水仙家人如何穿戴都難掩奴才本性。
這文縐縐的典故,水仙的父母聽不懂,但水秀請了夫子在家,讀過書可是能聽得明白。
水仙的父母雖然聽不明白,但他們能聽到從那邊傳來的,幾位夫人的嗤笑聲。
他們曾經在易府當奴才,如今雖然已經脫離了賤藉,但如今在這般重要的場合看到易夫人,還是不自覺地露出自卑。
水秀看著父母受辱的模樣,只覺得出離的憤怒。
她不似在易府當了半輩子奴才的父母,有些規訓教條在她心中還不是特別根深蒂固。
特別是水仙出錢,讓她在家請了夫子讀書,更是讓水秀多出了人格獨立的尊嚴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