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在場有如此多的長輩,朱文正和陳標都可憐兮兮地被趕鴨子上架,一起參與討論。
這次討論的內容是大明官
制。
雖然現在朱元璋還只是明王,不是大明皇帝,但朝廷已經可以組建起來。待大明朝建立之后,沿用同一套班子即可。
張昶果然不出陳標所料,待朱元璋回來、他禁足被解除后,立刻展現出自己的才華和德行,并迅速與朱元璋麾下文臣交好。
若不是陳標提前讓朱元璋和其下屬對張昶產生了警惕,或許許多人已經成為張昶的朋友。
如今朱升和季仁壽沒來赴宴,就是陪著張昶開詩會去了。
張昶如此賣力炫耀羽毛,朱元璋遛了張昶一會兒,就如他的希望,將他留下來任命官職,讓他負責建立大明官制一事。
朱元璋知道元朝主動丟掉省一下基層管理權的弊端,沒打算直接沿用元朝的制度。所以他要求張昶建立的大明官制,要從唐、宋、元中吸取精華,鼓搗一個明朝自己的官制。
張昶僅僅用了三日的時間,就將官制奏折呈給了朱元璋。如此的效率,可見張昶確實將典籍熟記于心,信手拈來。
張昶呈上來三套官制供朱元璋選擇,分別傾向于唐、宋、元。之前他們吵得不可開交,便是爭吵用哪個朝代的官制。
朱元璋問道:“你們倆有何意見?”
朱文正看了一眼,雙手扶著額頭:“不行,頭開始暈了,快吐出來了?!?/p>
朱元璋咬牙切齒,手已經摸到了腰間的鞭子。
陳標沒有像朱文正那樣擺爛。他認認真真看了一遍,和記憶中唐宋元完整的官制作對比,道:“這、這有坑啊。”
朱元璋立刻問道:“什么坑?”
陳標道:“唐宋元都在前人官制基礎上進行改革。比如唐朝三省六部是為了削弱相權,增加君權;宋朝進一步削弱相權和將領權力,用兩府代替三省,增加官制,導致冗官冗兵冗費三冗;元朝看到了宋朝的弊端,借鑒了金國的官職,結果沒整合好,導致中央官制十分混亂……“
朱元璋趕緊擺手:“停停停,標兒,你慢點說!我聽不懂!”
陳標無奈:“爹啊,我不是讓你多讀史書,多讀史書嗎!官制變化是讀史書最需要重視的內容之一!你怎么會聽不懂!”
朱元璋捂住耳朵:“聽不懂就是聽不懂。”
陳標看向仍舊捂著耳朵的朱文正,又轉頭看著同樣捂著耳朵的朱元璋,仰天長嘆:“爹,你和正哥才是親父子吧?”
眾人紛紛點頭,連混入心腹的康茂才都忍不住悄悄點頭。
防止失聯,請記住本站備用域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