除了朱標輸了之外,其他人若輸了,在做飯的時候一定會被以朱文正為首的不正經的人嘲笑。
朱標把魚放進桶里,轉頭對常葳道:“你會做飯嗎?不會的話,你輸了我來幫你?”
常葳斗志滿滿:“我不會輸!”
朱標:“……”
什么“鋼鐵直女”發言?你這話放到后世網上一定會被人嘲笑!
朱標搖搖頭,把草帽壓了壓,躺在椅子上,繼續等著魚兒上鉤。
……
南京,滿朝文武都知道太子出國了。
朱元璋和心腹們商議后,心腹們一致認為,直接讓偉大的洪武皇帝背好這口又圓又亮的黑鍋,告訴眾臣,是他派太子帶領皇子出訪得了。
這理由就說,朱文正嚷著要出海后,朱皇帝思索了許久,認為世界這么大,他的兒子們需要去看看。
現在遠航越來越容易。以前大明只需要注意周邊、注意草原。現在,千萬里之外的海外諸國都可能來到大明。大明的皇室們必須知道世界有多大,海外有多少強大的國家,這些國家能不能與大明造成威脅。不能夜郎自大,成為井底之蛙。
使臣就算去打探了消息,若非親眼所見親耳所聞,信息仍舊有偏差。
趁著老皇帝和老將老臣們都還能在大明鎮得住場子,大明的太子和皇子此刻出行,真是好時機。
不過出航難免有危險,朝中大臣恐怕不同意。
特別是中書省的相公們,把太子護得比眼珠子還緊,絕對不會同意太子遠行。
于是,皇帝便在偷偷和太子商量后,讓太子趁著大婚后這段大家都松懈的時機,帶著太子妃和弟弟們跑路了。
所以,這都是皇帝的錯。
“沒錯,都是朕的主意。”朱元璋表情深沉,聲音也很深沉,“朕的太子,怎能一直待在溫暖的屋檐下?他是能與風雨搏擊的雄鷹!不是在地里刨食的燕雀!”
朱元璋鍋背好了,群臣群情激奮,還有一些老臣,甚至哭暈在朝堂上。
不少人認為應該吧太子追回來;還有人說就算太子跑遠了,也應該增派海軍去接太子回來,以防萬一。
湯和和廖永忠兩個海軍元帥都回來上朝了,比誰都跳得歡。
老臣愿意出航!!!!!
知道真相的史官執筆的手微微顫抖。
這件事要怎么寫呢?是寫真相還是寫皇帝背鍋的版本呢?
罷了,寫真相吧。以朱皇帝的性格,等太子一回來,他自己都會“揭秘皇室內密”了。
只可惜,現在在朝堂上擔心太子擔心得伏地痛哭的大臣,又被欺騙了感情。
作孽哦。
作者有話說:
始皇崽的欠賬仍舊是4。5章。
十一月已經過去了三分之一,按照這個速度,不用番外還賬,總欠賬也只是十三章。始皇崽入V后日六十三天就能還清,哈哈哈哈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