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小塵,這次出海回來,是不是應該買點東西給李工送過去,我聽說一臺全新的80馬力柴油機要一萬多塊,這臺從農機局淘換下來二手柴油機,船廠才收了咱們3000塊,李工肯定沒少幫忙討價還價。”
終于到了出海這天,四人一并來到煥然一新的鐵皮船甲板。
碼頭聚滿了送行的鄉親們。
顧塵真的說到做到,自掏腰包修好被王家父子禍害得不像樣的鐵皮船。
“哥,你當我沒想表示啊,關鍵是人家不收。”
顧塵無奈道。
船只修好那天,李亮如約出席了顧塵的感謝宴。
席間,顧塵準備了一張五百元的紅包,感謝李工這段日子的幫助。
沒承想。
李亮不但斷然拒絕,還訓斥顧塵搞不正之風。
他幫顧塵想法省錢。
是出于一名技術工程師和知識分子,應有道德底線。
幫助農民兄弟排憂解難,李亮從未想過索要任何報酬。
“還有這回事,這位李工人品真是了不得。”
顧江深感佩服,頭一次見這種人品忠厚的國有職工。
顧塵說道:“要不是見狀不對,趕忙道歉,李工說不定都要拂袖而去,這份人情先欠著吧,人生在世免不了遇到麻煩,多留心一下李工家里的事情,如果遇到了個人解決不了的麻煩,趁機還他人情也來得及。”
“嗯,沒毛病。”
顧江附和道。
顧塵捫心自問,一輩子都成不了李亮這樣的人。
哪怕有這個機會。
顧塵也不會為一個非親非故的人忙前忙后。
成不了,不代表顧塵討厭這種人。
能在人人向錢看的年代,始終保持本心不變,堅持為貧下中農服務。
顧塵打心眼里欽佩李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