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文華殿大學士畢自嚴
?(孫承宗遠在遼東遙控邊務,缺席)
朱嘯沒有先透露那驚人的系統獎勵,而是直接將問題拋出:“眾卿,樂浪省建制已定,洪承疇不日即將赴任。然其地新附,百廢待興,且孤懸海外,倭寇窺伺。今日召諸位來,便是要議定這治理細則,首要便是官員選派、海防駐軍及錢糧籌措。”
首輔袁可立率先開口,聲音沉穩:“陛下,老臣以為,官員選派當三管齊下。
其一,從翰林院、六部觀政進士中,遴選年輕干練、通曉實務者,授以州縣正印官,此為中堅,可保政令通達,貫徹朝廷意志。
其二,從山東、北直隸等臨近省份,抽調有經驗的佐貳官、知縣,前往擔任府級要職,以其經驗穩定地方。
其三,對原朝鮮官員,需嚴格甄別,凡無劣跡、有才名、且愿真心歸化者,可留任低級佐吏或教諭等職,以安士心,但絕不可委以重任、掌握實權。”
次輔李邦華接口道:“首輔老成謀國,臣附議。至于海防,乃重中之重。臣與兵部議過,樂浪海疆漫長,需分重點布防。釜山、元山、仁川三大港,需常駐水師主力,配備大型戰船。其余沿海要隘,修建炮臺哨所,駐守陸軍,與水師呼應。駐軍兵力,初步需水師一萬五千,陸軍兩萬。可從登萊、東江鎮抽調精銳為基干,再于當地招募健勇編練新軍。”
一說到兵力錢糧,畢自嚴立刻站了出來,面色凝重:“陛下,李閣老所議甚是,然這錢糧…水陸三萬五千大軍,歲餉、糧秣、器械維護、戰艦營造修繕,初步估算,每年需額外耗費白銀至少五百萬兩!這尚不包括修建炮臺、港口等一次性投入。國庫雖豐,然遼東、九邊、各省水利賑災皆需巨款,驟然增加如此龐大開銷,臣…臣恐難以為繼啊。”他看向朱嘯,意思很明白:陛下,要么減人,要么您內帑得幫襯點。
朱嘯微微一笑,知道該自己出場了:“畢愛卿,國庫目前存銀已超十億兩白銀,你還是那么拮據吝嗇,樂浪已歸漢土,不可厚此薄彼。”
“但是你所慮,朕已知之。錢糧之事,朕自行安排”他頓了頓,看向張國紀:“張卿,皇家商會今年海外貿易、鹽鐵專賣之利,可抽調幾何支援樂浪?”
張國紀早有準備,躬身道:“回陛下,商會可先行支取三百萬兩,用于采購首批軍需、建材,并可組織船隊,承擔部分糧草轉運之責,以省運費。”
朱嘯點頭,終于拋出了部分底牌:“好!諸位愛卿皆老成謀國,所議甚善。朕也思慮良久,于此定策。”
眾人立刻凝神靜聽。
“其一,官員選派,依袁先生所議,三管齊下,由吏部牽頭,內閣核定,即刻辦理。強調一點:赴任官員,俸祿加倍,表現優異者,三年考滿,超擢任用!”
“其二,海防駐軍,就依李卿所言,水陸三萬五千。所需錢糧…”朱嘯目光掃過畢自嚴,“五百萬兩,朕之內帑,先出三百萬兩!剩余二百萬兩,及日后常額開支,由樂浪省自身鹽稅、漁稅、海關稅逐步抵充,不足部分,再由國庫補足。畢卿,如此可好?”
畢自嚴頓時松了口氣,臉上露出笑容:“陛下圣明!如此安排,國庫毫無壓力,臣必全力配合!”他雖然驚訝于內帑的雄厚,但結果是好的。
“其三,”朱嘯最后說道,目光炯炯,“樂浪新復,當示以皇恩浩蕩。除派遣官員、駐扎軍隊外,朕決意,遷移北直隸、山東無地貧民五千戶,其余各地招募九萬五千戶,合計十萬戶充遼東、樂浪。朝廷賜予耕牛、‘樂浪金’稻種、及安家銀兩,實邊樂浪!徐卿,你天工院近來整理之農工典籍,若有于民生有益之處,可優先于樂浪試行!”
禮部侍郎何如寵出列:“陛下,樂浪金稻種,應改名為天啟稻種,已彰顯陛下威名和恩德”
天啟皇帝朱嘯一聽大喜:“準詔,徐愛卿,請于大明日報刊印聲明天下”
“臣等遵旨!陛下圣明!”眾閣臣心悅誠服,齊聲躬身。他們雖然驚訝于陛下內帑之豐厚和決策之果斷,但如此周全的安排,無疑能讓樂浪省最快速度穩定下來,并成為帝國東方的堅固堡壘。
朱嘯看著臣工們退去的背影,手指輕輕敲打著龍椅扶手,感受著識海中那浩瀚的能量點和超越時代的艦船圖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