……
陳莽是個極其在意觀眾反饋的人。
那些尖銳的、嘲諷的、甚至帶著惡意的評論,像一根根小刺扎在他心上,無法做到完全無視。
他把自己陷進寢室的小沙發里,屏幕的冷光映著他微微蹙起的眉頭,手指機械地滑動著評論區。
他默默地在評論區“吃瓜”,終於弄明白了他們所指何事。
原來,王威剛並非天生網紅。
他曾是和林戰一樣,甚至更早衝擊職業卡的健體運動員!
那是在林戰橫空出世、為中國拿下首張職業卡之前的風云年代。
年輕的王威剛擁有驚人的天賦和刻苦,肌肉線條如刀刻斧鑿,是圈內公認最有希望率先叩開職業大門的“黑馬”。
然而,現實冰冷而殘酷。
他沒有殷實的家境,沒有贊助,為了追逐夢想,他甚至辭掉了勉強餬口的工作,靠著一腔孤勇和東拼西湊借來的錢,四處征戰。
高強度的訓練、苛刻的飲食、巨大的經濟壓力,像三座大山一點點壓垮了他的精神和身體。
最終,在一次至關重要的賽前,長期透支的肩傷復發,讓他倒在離夢想咫尺之遙的地方。
雪上加霜的是,相戀多年的女友也在這時選擇了離開。
生活的重拳,徹底擊倒了這個曾經意氣風發的青年。
為了生存,為了還債,他放下了槓鈴片,做起了自媒體帳號。
起初,他笨拙地模仿著網絡上流行的“憨傻大力士”人設。
在鏡頭前表演生吃辣椒、扛煤氣罐爬樓,帶著點自嘲和無奈。
沒想到,這份真實(或者說狼狽)竟意外地戳中了部分觀眾,漸漸積累起人氣。
命運的轉折點是他回鄉承包魚塘后,一條記錄他徒手拉網、滿身泥濘卻笑得無比暢快的視頻突然爆火,“魚塘哥”的名號就此響徹網絡。
他終於還清了沉重的債務,卻也永遠地告別了那個曾為之揮汗如雨、燃燒青春的競技舞臺。
陳莽回想起初次遇見王威剛的情景——是在“巔峰體能”的臥推挑戰活動上。
當時就覺得他那身訓練痕跡和爆發出的力量遠超常人,沒想到背后還有這樣一段運動員的經歷?
面對屏幕上那些如荊棘般尖銳的評論,陳莽的手指懸在回復框上,最終只是攥緊了手機。
他退出評論區,將手機扣在桌面,試圖隔絕噪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