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維港文化的公告,創辦量費用達到200萬港幣之巨,有媒說:這將宣布文人辦報的死刑。過那種幾萬幾十萬的投資辦刊辦報,只算是杯水車薪。
而且,創刊發行量達到了4萬份,也讓不少人眼紅。
東方日報社。
馬惜珍將收集好的材料,告訴了馬惜如。
“大哥,這個城寨佬的資金來源很合法,前段時間通過股市投資獲利千萬港幣以上,然后創辦了這間公司,推出《yes》雜誌。”
馬惜如面對這樣一個“傳奇故事”,有一點自嘆不如。
“他出身城寨,並且掌控城寨,江湖人人都給幾分薄面,現在實現華麗轉身,說明他還是很厲害。”
“要不我們去把他收購了,好壯大我們的傳媒業。”馬惜珍提議道。
“你看中他的這本雜誌,如果他不同意怎么辦?”馬惜如拿著《yes》翻一翻說道:“但我認為沒有必要,大不了我們自己也辦一份就行。”
他自認已洗白上岸,躋身商界,就得按這行的規矩來。
他也太了解馬惜珍的脾性,凡是他看中的東西,慣常就是伸手硬奪。
陳耀豪這次炒股的過程,被馬惜珍查了個底朝天,錢是賺了不少。
但馬惜如並不認為,就憑他掌控城寨,我們就動不了他。
“哼,不過是一個愣頭青,哪懂這世道的深淺?”馬惜珍對大哥屢次提及退隱的論調頗感不滿,說道:“只要我們使點手段,還怕他不同意?”
說完,他冷冷地轉身就走。
………
星期六。
陳耀豪早早來到維港文辦公室,埋頭處理一天的事務。
事業剛起步,千頭萬緒,容不得絲毫懈怠。
他明白,只有等一切走上正軌,才能稍微鬆一口氣。
“豪哥早!”
剛走到辦公室門口,一名出身城寨的安保人員便恭敬地向他打招呼。
隨著《yes!》雜誌的一炮而紅,難免惹人眼紅。為防不測,陳耀豪特意從正在集訓的安保公司調了人手過來值班。
他剛在辦公桌后坐定,高明佬便腳步匆匆地走了進來。
“豪哥,金馬那邊遞話過來,想請您喝下午茶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