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啊,不能果腹的東西,不過是拿來觀賞的,但是這點觀賞之物,不知多少人傾家蕩產也買不起。
秦時闕在邊關這些年,跟將士們同甘共苦,到了京中,也受不來這等所謂的“富貴”。
他索性什么都不弄。
至于節省下來的銀錢,自有它們的好去處。
姚蘭枝當時就懂了。
秦時闕的錢,拿來養了那些傷兵們與家眷們。
高高在上的皇帝與文臣們,對武將尚且不放在眼里,只覺得他們粗魯愚昧,孔武有余而智慧不足,何曾將他們放在眼里過?
在位的尚且如此,何況是已經受傷的無用人。
上行下效,但總得有人管。
所以當初的鎮國公管了。
所以現在的秦時闕也管了。
姚蘭枝那時候才恍然,原來不只是鎮國公府在做這些事情。
秦時闕也是一樣的。
只是,這些事情終歸不該是他們來。
姚蘭枝心中曾經不忿過,秦時闕倒是看得開,只說:“總歸本王還管得起。”
一院荒敗又如何?
推開門往外看,只見萬物生。
姚蘭枝如今提起來的時候,還覺得心潮涌動。
也后知后覺地意識到,原來她不只是為秦時闕的皮囊所心動。
而是因為這個人,做了太多。
他像是一面鏡子,照出世間百態。
而鏡子依舊澄澈。
知世故而不世故,見世間百般苦,還能初心度人。
姚蘭枝無聲地捏著指尖,老太太聞言,不由得感慨。
“天爺,這不就是菩薩嗎?”
她不通文墨,但也知道人間道理,像是這種救苦救難的,可不就是菩薩?
一旁的許輕瑤也心中嘆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