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今驟然聽說他們的世子爺被外放,且還是十分不體面的外放,就連許輕瑤都是懵的。
畢竟,只見過被外放的,沒見過連同他的家都給抄了,還讓他們一家人只乘坐了一個小小的馬車,在這時候灰溜溜地離開京城呢。
要知道,這可是未來要繼承國公府、且還是大長公主養子的世子爺啊。
姚蘭枝應聲:“我知道。”
她倒是半點不意外,其實這事兒,年前就要發落的。
當時姚蘭枝去尋大長公主的時候,就見對方的表情不對。
后來,姚蘭枝也旁敲側擊過,也從秦時闕的嘴里知道了些真相。
十分觸目驚心。
據秦時闕說,大長公主當時之所以被遇刺,就是自家人做的。
她親手養大的養子,卻因為貪心不足,竟然妄想聯合外人對付她。
也幸好,大長公主吉人天相,那日不但遇到了姚蘭枝,后來秦時闕去寺廟里,不但是借機替大長公主處理后續,也捉住了皇子們的把柄。
如今這些事情早已塵埃落定,有些人貪心不足,最后走了歪路,能得到如今這下場,都已經是大長公主心善了。
她之前聽秦時闕說,原本,皇帝是想著年前就將邢國公府的人嚴加懲治的,只是后來還是大長公主心軟了。
到底是家人,又是曾經撫養長大的,所以大長公主舍了臉面,求了個情。
好在,邢國公府參與的不深,所以皇帝為了大長公主的面子,不但將他們國公府摘出來,單獨以個案處置,且還給家里留了分寸。
老邢國公年歲大了,自然是不會處置的,畢竟他也沒有參與其中。
但是那個養子就不行了。
這是她養大的孩子,不能全部丟官罷職,索性發配到了偏遠之地,窮山惡水的,讓他一家好好過去赴任。
路途千山萬水,又艱苦卓絕。
當然那,要姚蘭枝說,哪怕是如今這個后果,也是皇帝十分開恩了。
畢竟只是外放,等到了外地,好好在當地干出政績,想要回京城,還是可以的。
最重要的是:“總得讓人好好反省,才對得起大長公主的那一番苦心。”
姚蘭枝對此不做評判,她聽秦時闕說過,這個養子未必是什么好東西,且先前還見過那位誠安縣主。
以姚蘭枝的眼光來看,誠安縣主著實算不上好。
只是大長公主心疼自家人,她一個外人,也不好說什么。
倒是許輕瑤嘆了口氣,輕聲說:“大長公主是個好人,誰知竟然遇到這種事兒。”
姚蘭枝道:“家家有本難念的經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