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光掠過各種貓糧狗糧,最終落在一大袋“蛋雞營養(yǎng)強化飼料”上。
包裝是樸素的牛皮紙袋,上面印著簡單的字,沒有花哨的圖案。
她小心地將里面顆粒狀的飼料換到一個看起來土里土氣、像是用舊布料縫成的袋子里。
第二天喂雞時,黃小麥搶在了她媽馬桂枝前面。
“媽,我來喂!”她拎起那個舊布袋,將里面摻雜了少量“營養(yǎng)飼料”的谷糠撒進雞食槽。
那幾只原本蔫頭耷腦的母雞像是聞到了什么珍饈美味,瞬間撲騰著翅膀圍攏過來,啄食得格外起勁。
馬桂枝在一旁看著,笑道:“今兒這雞咋這么歡實?看來老神仙不光顧人,也顧咱家的雞了?”
黃小麥心里一跳,面上卻裝作天真:“可能今天谷糠特別香吧!”
這只是第一步。
她還從超市弄了一小點微量元素預混料,碾碎了混在雞喝的水里。
她不敢用多,生怕效果太驚人。
幾天后的傍晚,馬桂枝驚喜的聲音從雞窩那邊傳來:“娘!娘!你快來看!咱家雞今天下了四個蛋!個個都這么大!”
王秀英聞聲趕去,拿起還帶著母雞體溫的雞蛋,果然,個頭比往常大了不少,蛋殼也顯得更光滑紅潤。
她臉上笑開了花:“哎呦!真是老神仙保佑!連雞都開竅了!”
黃小麥在一旁默默看著,心里有了底。
這“科學”喂養(yǎng),初見成效。
雖然不敢保證天天如此,但只要比別家雞下蛋多、品相好,積少成多,就是一筆小小的財富。
她打算,等雞蛋攢多了,除了家里吃和換日常用品,或許可以讓奶奶嘗試著拿去更遠一點的、價格可能稍高的集市賣掉,換回真正的錢。
哪怕一次只能攢下幾毛錢,也是資本的原始積累。
而另一邊,王秀英派去打聽消息的黃建國也帶回了關于黃小草丈夫的消息。
那混賬最近似乎和鄰村一個寡婦走得近,經常夜不歸宿,喝酒打牌,欠了點小債。
“混賬東西!”
王秀英氣得咬牙,“自己屁股不干凈,還敢打我孫女!”
她眼里閃過一絲厲色,“等哪天他敢找來,看我不把他那點破事都抖摟出來!”
家暴、債務、男女關系不清……
這些在這個注重名聲的年代,都是能拿捏人的把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