坐在記注廊內(nèi)的李鈺,此時額頭已經(jīng)見汗。
他不是沒見過風(fēng)浪,但如此慘烈、如此決絕的政治表演,還是第一次親眼目睹。
傅劾絕非一時激憤,而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死諫!
以此來坐實清流“結(jié)黨營私、蒙蔽圣聽、逼死忠良”的罪名!
這是溫黨發(fā)動總攻的信號,手段之酷烈,用心之險惡,令人膽寒。
不管這傅劾死沒死,都會在史書上留下濃重的一筆。
能當(dāng)言官,那都是不怕死的。
只要有機會,就會搶著撞柱子。
沒死當(dāng)然好,死了也能青史留名。
好了后,抓住機會再撞就是。
言官的手段就是如此,彈劾沒有作用,那就撞柱。
要讓天子看到他們的決心。
我們都死諫了,天子你還要裝聾作啞嗎?
李鈺有時候很佩服這些言官的勇氣,真的是不將命當(dāng)命啊。
太醫(yī)們急沖沖跑上大殿,然后開始救人。
好在并未死去,被太醫(yī)們抬走救治。
興平帝臉色陰沉得能滴出水來,手指緊握著御座扶手。
眼中有震驚,有憤怒,但更多的,是一種被逼迫、被架在火上的無力與冰冷。
這以死明志的舉動,將他逼到了墻角。
顧佐衡同樣面沉如水,身子微微有些發(fā)抖,顯然心中也很震怒。
大概沒有想到溫知行會指使言官死諫來拉他下馬。
周文淵、張承明等人,亦是面色慘然。
他們知道,溫黨這次是下了血本。
這潑天的臟水和這淋漓的鮮血,足以讓他們陷入極大的被動。
皇帝即便有心維護(hù),在如此壓力下,也必然要做出讓步甚至懲處。
清流官員們又驚又怒,更感到一股徹骨的寒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