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找個機會聯絡幾位御史,上奏舉薦。”
王文博先是疑惑,隨即猛地醒悟過來!
福建是溫知行的老家,其家族勢力在當地盤根錯節,而且和溫知行關系匪淺的鎮國公也在那邊。
將李鈺派到那里去,無異于將一只羔羊送入狼群!
“恩師高見!”
王文博臉色帶著興奮,“福建情況復雜,豪強林立,鹽、漕諸務積弊已久,
縱使他李鈺有通天之能,孤身一人前去,也必然處處掣肘,寸步難行!
若能讓他栽個大跟頭,身敗名裂最好!
就算他僥幸能應付,只要他人在那里,天高皇帝遠,路途艱險,
會遭遇什么意外可就不好說了……
一個年輕人,水土不服,染病身亡,或是被窮兇極惡的水匪、亂民所害,也不是什么稀奇之事。
屆時,就算陛下心痛,也只能追封厚葬了?!?/p>
“去吧。”
溫知行揮揮手,這些話都是王文博說的,他可沒說。
他只是想讓李鈺這能臣去該去的地方,發揮更大的作用,也算是為國為民。
而且布政使司右參政可是從三品。
李鈺調過去,可是升官,有什么理由拒絕呢。
現在就看皇上放不放人了,那就要給皇上施加點壓力了。
王文博一臉興奮地告辭離去,只要李鈺走了,那這太子就又會成為原來的樣子。
一個8歲的孩童,還是很好拿捏的。
翌日,便有御史上奏,說福建布政使司右參政一職空缺已久,亟需干才赴任。
并大力舉薦新晉武襄伯李鈺,稱其勇毅果敢,銳意進取,正是整頓閩地積弊的不二人選。
龍椅上的興平帝聽著奏請,心中亦是思量。
他確實早有心思整頓東南,尤其是福建那邊愈演愈烈的私鹽案,背后似乎牽連甚廣,派別人去,要么能力不足,要么可能已被滲透。
李鈺能力、忠心毋庸置疑,確實上佳人選。
之前他就想派李鈺去,只是考慮到李鈺剛從北疆血戰回來,便準備讓他在京城多待一些時日,休息休息。
東南那邊的情況可是比對付胡人更難。
對于胡人可以喊打喊殺,但東南那邊勢力盤根錯節,可不是光有武力就能解決的。
還得有腦子,縱觀滿朝文武,能辦此事的似乎也只有李鈺。
這讓皇帝有些心酸,堂堂大景,朝堂百官,他能相信竟然只有16歲的李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