聽到南宮玄羽的話,她們的心情不由得變得緊張起來。
雖說此事與她們無關,可誰平白無故被搜宮,能不害怕啊?
如果是平時,她們還能喊一喊冤枉,求陛下收回成命。畢竟搜宮對于妃嬪來說,不是什么體面的事。
可這次,涉及四皇子和儲君之位,她們也明白其中的利害,只能悻悻地閉嘴了。
德妃掏出帕子,委屈地擦著臉上的淚水,絲毫都不慌。
她讓青黛做了這件事,怎么可能還把明晃晃的證據留著?
陛下就算派人搜,也搜不出什么。最終這個罪名,還是會落到孫貴人身上。
柳太后端坐在主位上,自始至終都沒有參與此事,卻是現場看得最透徹的人。
后宮的妃嬪各有手段。
良妃的手法一般是推波助瀾,自己很少入局,除非是到了走投無路的地步。所以有些事,她即使參與進去了,從表面看也是正常行為,不會惹人懷疑。
而德妃,總覺得皇帝判決需要證據,所以事事自己經手,只在證據上做文章,這樣其實很傻很天真。
這就是她遠不如良妃的地方。
后宮斗爭,最忌諱用自以為是的計策,挑戰皇帝的權威。
德妃以為,她躲在林子里藏好,皇帝找不到她是兇手的證據,就會給她當槍使,懲處被她陷害的人。
殊不知對皇帝來說……為何要找?直接將林子燒了便是!①
就比如這次,德妃以為她創造出的所有證據,都指向孫貴人,皇帝最后就會處置孫貴人。
可她遠遠低估了賢妃的話,在皇帝心中的份量。
最終,皇帝根本沒有按照她的想法走,既沒處置孫貴人,也沒疑心賢妃,而是將后宮翻個底朝天。
德妃確實城府頗深,計謀也出色。但終究是小門小戶出身,眼界上存在了太多的局限性。
有小聰明,卻沒有大智慧。
她的這些小聰明,在后宮的斗爭中,原本也夠用了。但因為二皇子的夭折,和景福宮的經歷,以及剩下的時間不多了,導致德妃太過急功近利,太想鏟除異己了。
所以沉不住氣,在后宮處處樹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