呂毓芝回到京市的第二天,林潯就接到了廖科長打來的電話,廖科長的聲音簡直跟過年的炮竹一樣充滿了歡喜:
“小林啊!你這個飼料可太好用了!你不知道,不僅是我們養殖場,就連其他訂購了飼料的養殖場,現在豬崽的重量都比其他沒有使用過的要重了至少兩成!”
可別小瞧這兩成,現如今的豬至少要十個月才能出欄,而且豬在四五個月時,成長最為迅速。
現在這些豬崽子才兩個月左右,就已經比其他豬要重兩成了,也要繼續長下去,等到可以出欄那天,多長三四十斤肉絕對不成問題啊!
這年頭一般的人家,哪怕是城里的,一個月能吃到兩斤肉,都算是不錯的生活了,三十斤肉,那就能讓十多戶人家改善伙食了!
所以廖科長真是沒法不高興。
他其實一早就打算給林潯打電話的,但從三天前開始,其他買了飼料的養殖場負責人們,紛紛找到了他。
他們一開始買飼料,只是想試試水而已,畢竟大家從來沒見過這種東西,天然抱有懷疑。
加上他們也不是背靠農業局,預算有限,頂多買個幾十份看看效果如何。
結果這不看不知道,一看嚇一跳!
天啊,廖科長這是從哪里弄來的好東西!這也太管用了吧?!
當然了,也不是說飼料的效果好的能比上靈丹妙藥了,只是它價格擺在這里,一包就兩塊多,不算便宜,但也絕對不貴,可它的效果卻是“兩塊錢”的好幾倍。
就這么兩塊錢,混在吃食里,可以喂二三十頭豬,吃了之后,不僅豬的食欲上升了,就連有些比較常見的病癥,都慢慢的好了。
這不比花大價錢請獸醫劃算得多?
而且這種飼料還不用天天喂,隔上一兩天喂一次就行了,每次的用量都還標注的十分清楚,用油紙包成小包裝,也方便保存。
各個方面都這么好用,大家還哪有坐得住的道理?但他們又不知道這東西是哪里買的,只能給廖科長打電話,請他幫忙訂購。
不僅是用過的養殖場,有些一開始不敢嘗試的,聽到風聲后也決定要試試了,而且這次不止時豬飼料,還有雞飼料需要的數量也在增加。
“小林,還有我愛人那邊,她說供銷社賣的也挺不錯的,不過他們和我到底不是一個單位的,所以到時候會有供銷社的主管聯系你。不管他們要多少,我們這邊先要個三千份豬飼料,五千份雞飼料。”
三千!五千!
雖然一早就想過只要生意做到京市去了,之后的需求量就會源源不斷的上漲,但林潯沒想到效果能有這么好!
而且這還只是個開始而已,看得出來,那些養殖場還是有些顧慮,所以購買飼料都是通過廖科長的路子,如果他們真的完全能放下心來的話,肯定就會自己打電話來了,而且需要的數量會更多。
不過不要緊,只要把控好質量,加快速度,林潯相信之后的生意會越來越好做的。
她掛斷電話后,就去跟大家宣布了這個好消息。
現在除了林潯自己,整個飼料廠一共有十二個人,這個人數也不算少了,加上大家手上動作越來越熟練,完成京市那邊的訂單是不成問題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