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在edg公布對陣we的名單,粉絲們歡欣鼓舞之際,網絡上悄然出現了一個視頻,并迅速發(fā)酵。
視頻標題極具煽動性:《edg新輔助LinShen“死亡集錦”:LPL史上第一毒瘤?》
制作視頻的UP主顯然“用心良苦”,他精心剪輯了林耀為數不多的幾場職業(yè)比賽中的陣亡鏡頭:
對陣IG:
第一把,澤拉斯:死亡6次。
第二把,貓咪:死亡5次。
第三把,米利歐:死亡2次。
對陣RNG:
第一把,日女:瘋狂死亡13次!
第二把,泰坦:死亡14次,再創(chuàng)新高!
第三把,露露:死亡2次。
UP主用快節(jié)奏的配樂、夸張的字幕和充滿嘲諷意味的解說,將這些片段拼接在一起。
最后,他擺出數據,用嚴肅的口吻做出總結:
“經過嚴謹統計,LinShen選手目前的場均死亡次數高達7次,高居LPL所有選手榜首,斷層式領先!”
視頻發(fā)布者更是直接在簡介中亮明觀點,自稱edg忠實粉絲:
“數據不會說謊!LinShen就是LPL有史以來場均陣亡最多的輔助,沒有之一!這充分證明了他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菜雞,是團隊的毒瘤!他的作用連meiko的腳指頭都比不上!我作為edg多年老粉,在此敬告俱樂部:立刻將這種害群之馬踢出隊伍!否則,有他在,edg這個夏季賽注定一事無成,必將失敗!”
這頂“團隊毒瘤”的大帽子扣下來,加上極具誤導性的剪輯和看似“客觀”的數據,立刻點燃了輿論場。
很顯然,這又是黑粉或者別有用心者的帶節(jié)奏行為。
然而,這種簡單粗暴的抹黑,卻恰恰戳中了許多云玩家、路人觀眾,甚至一部分段位不高的edg粉絲的認知盲區(qū)——他們往往更關注直觀的KDA(擊殺死亡助攻比),尤其是死亡次數這種看似“坑爹”的數據。
于是,視頻下方的評論區(qū)徹底吵翻了天:
“我的天!場均死7次?這還玩?zhèn)€屁啊!簡直是4打6!”
“求求你了林耀,放過edg吧,老老實實回去直播搞你的黑科技,別來職業(yè)賽場害人了!”
“數據擺在這里,鐵毒瘤,洗不動!”
“玩澤拉斯死得多不正常?那種英雄本身就沒位移,被針對了肯定死啊!而且他輸出打低了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