巨大的關注化作了山呼海嘯般的聲浪,壓在了edg與jdg兩支隊伍的肩膀上。
他們即將面對的,不僅是強大的對手,更是來自賽區的厚重期望和必須由自己親手打破的歷史魔咒。
半決賽的舞臺,注定將承載著比以往更多的意義與重量。
……
林耀在社交平臺上冒了個泡:
“kt人呢?怎么不吭聲了?比賽還沒打,就準備當縮頭烏龜了?”
這條消息傳到kt基地,引發了一陣頭痛——是真的物理意義上的頭痛。
管理層和選手們回想起林耀之前的“戰績”,就不寒而栗。
他先挑釁dk,dk選擇以弱者姿態自居,雖然輸了,但作為四號種子,外界也覺得情有可原。
他接著挑釁gen,gen強勢回應,結果被3:0碾壓,輸得顏面掃地。
尤其是chovy,在賽后被林耀那場“公開處刑”式的采訪扒得底褲都不剩,所有隱身的操作和心態的破綻被赤裸裸地晾在全世界觀眾面前。
這兩天,網絡上充斥著各種二次創作的視頻,從各個角度嘲諷、惡搞chovy的“懦手”表現,已經黑得快要突破天際了。
林耀的分析是基于事實,但到了普通網友和樂子人手里,就變成了純粹的狂歡,chovy在那些視頻里仿佛呼吸都是錯的。
一想到如果自己輸了,很可能也要經歷這種社會性死亡,kt全隊就感到一陣心悸,心理壓力陡增。
他們內心無比渴望林耀能忽略他們,讓他們可以安安靜靜地準備比賽。
然而,事與愿違。
kt的會議室內,氣氛凝重。
教練組、管理層聚在一起,緊急商討如何應對。
經理猛地一拍桌子,怒火中燒:“阿西吧!那個林耀簡直是個瘋子!不可理喻!職業圈怎么會有他這種人?”
教練也皺著眉頭附和:“沒錯,他根本不在乎所謂的賽場禮儀,滿腦子都是怎么搞崩對手的心態,太惡劣了!”
一陣情緒宣泄式的怒罵之后,現實問題依然擺在面前。
經理環視一圈,沉聲問道:“別光罵了,現在到底怎么辦?”
公關負責人小心翼翼地提議:“那個……我們可不可以……不回應?冷處理?”
“不回應?”經理音調拔高,又是一巴掌拍在桌子上,“你想讓我們坐實‘縮頭烏龜’的名號嗎?dk回應了,gen也回應了,就我們kt當啞巴?我們的臉往哪放?”
他頓了頓,指著電腦屏幕上官網和社交賬號的評論區:“看看!粉絲們已經沖爆了我們!他們一邊在罵林耀,一邊在喊話讓我們必須3:0干掉edg!他們的情緒已經被徹底點燃了,我們現在想縮,粉絲能答應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