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不就是老樂師給徒弟寫的樂理筆記嘛,全是“宮商角徵羽”“抑揚頓挫音”這些叮囑。
天音琴的琴弦輕輕顫了兩下,樂聲自己鉆進那些刻痕里,在空中投出一幅畫面:陽光從殿窗照進來,老樂師正手把手教徒弟聽聲音,樂聲落在徒弟頭發(fā)上,他笑著說:“阿韻啊,就算樂感差點,用心聽也能學(xué)會……”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后面精彩內(nèi)容!老斬氣得“哐當(dāng)”一聲把刀插進地上的玉磚里,震得地面直晃悠:“銹蝕教這群缺德玩意兒!敢情是搶樂人的魂當(dāng)燃料使?”他一腳踹開撲過來的木頭傀儡,刀鞘上九道刻痕突然亮起來,“老鍋!趕緊拿你的松木香糊他們一臉!我在這兒給這師父擋著!”
老鍋一把抄起腰間的松香盒,盒蓋“啵”地彈開,一股濃濃的琴箱味兒飄出來:“小崽子們聞聞!這可是我藏了三十年的寶貝松香,比你們身上那股鐵銹味正宗多了!”他朝著傀儡們使勁一撒,松香立馬變成一團樂霧卷過去,那些傀儡的關(guān)節(jié)“咔咔”卡住,跟被點了穴似的動彈不得。
銹蝕教老大從機械管風(fēng)琴里鉆出來,身上套著用樂器靈器拼的鎧甲,胸口還鑲著個完整的“永奏戰(zhàn)歌”紋章,扯著嗓子大喊:“樂器靈器就該在殿里一直響著,說要退休的全是慫包!”
老樂師“嚯”地蹦起來,袖子一甩,露出胳膊上密密麻麻的音符刺青:“瞅見沒?這些花紋每道都對應(yīng)一首曲子!我那徒弟阿韻打小聽不出音調(diào),我就琢磨著,咋也得讓她能‘摸’著門道,知道啥叫余音繞梁。”他顫巍巍摸出半張裂了口子的《安眠曲》樂譜,咬牙說:“就這首她能勉強‘聽’懂,可那幫銹蝕教的家伙非說,樂師哪有退休這一說!”
小芽瞅準(zhǔn)時機,抬手把櫻花紋往老樂師胸口一按。
金光閃過,鎧甲里鉆出來個抱著銹古琴的姑娘。她低頭盯著琴頭刻的“師恩”倆字,小聲嘀咕:“師父總說,樂師一退休,樂感就跟著沒了……可我實在不忍心,看他的琴弦卡在齒輪里斷掉。”
老斬拿刀刃“當(dāng)當(dāng)”敲了敲姑娘頭盔,撇著嘴罵:“凈瞎掰!我這把刀還能給古琴修零件呢,樂感咋會憑空消失?”他沖小芽手里的天音琴努努嘴,只見琴弦正往小徒弟耳后纏出新的櫻花花紋,“看看!樂感就算‘退休’了,也能住進人心里頭。”
剛修好這架琴,天音殿的古琴就嗡嗡響個不停。
好家伙!那些成了精的樂器全湊到小徒弟跟前,用帶著樂感的靈氣,給他“編”了副會發(fā)光的辨音手套。
老樂師摸著天音琴上新刻的櫻花印,眼淚吧嗒吧嗒往下掉,在琴身上暈開個歪歪扭扭的“安”字,聲音都哆嗦了:“阿韻!這下你閉著眼都能聽出松韻居的民謠啦!”小徒弟那機械耳朵抖得跟篩子似的,指尖的光亮得跟夜空中的星星有一拼。
老鍋蹲在鎮(zhèn)殿木旁邊,拿著鏟柄敲了敲裂開的琴軫,扯著嗓子喊:“老斬!快過來看!你砍出來的缺口,正好能刻朵櫻花!”他戳著古琴新冒出來的紋路,裂縫里還卡著半塊自己的松香,笑得嘴都快咧到耳根子了,“以后這就是跨世界的專屬古琴!想去仙島星海表演,跟我說一聲!我讓小芽給你刻個‘不跑調(diào)’符!”
小芽抱著修好的天音琴在殿里撒腿狂奔,琴弦掃過的地方,樂譜自動就冒出來了,地上“唰”地一下冒出一堆求助信。
北邊說分不清宮商調(diào),南邊喊彈不出民謠,西域那封信最逗,寫著“戰(zhàn)歌把人聽哭了”,每封信上都蓋著小芽的櫻花戳。
鐵錚掏出舊劍,在天音琴上輕輕一戳,劍身上立馬顯出初代靈器使的字:“滅世刀法第十一式,劈開的是樂感與傳承的枷鎖……”
回去的時候,老斬刀鞘多了道音符紋,老鍋圍裙口袋揣著天音殿的松香,還沾著鎮(zhèn)殿木碎屑。
井底傳送陣一閃一閃的,鎮(zhèn)殿木上“大音希聲”的花紋旁邊,也不知道啥時候多出朵小芽畫的櫻花,花瓣上還帶著新鮮的樂音。
天剛擦黑,小芽抱著天音琴在松韻居涼亭開彈。
琴弦剛轉(zhuǎn)了兩圈,“余音繞梁”四個閃著樂感的大字就冒出來了,震得老斬的刀刃直打晃。老斬嘴上吐槽:“也就比老鍋彈的跑調(diào)曲子強那么一丟丟!”等人一走,他偷偷把《安眠曲》譜貼在刀架邊。刀鞘上的音符紋跟著字發(fā)光,活像個小樂師守著刻痕。
到了晚上,松韻居涼亭里,天音琴跟個小太陽似的暖烘烘冒光。
這光哪還有神殿里那股子莊嚴(yán)肅穆的勁兒,活脫脫像個退休老樂師曬著太陽打盹兒,渾身透著舒坦。
老鍋直接四仰八叉癱在石凳邊上,呼嚕打得震天響,懷里還死死摟著天音琴不撒手。
琴弦上刻著的“繞梁三日”花紋,看著根本不像冷冰冰的圖案,倒像是會咧開嘴催你:“趕緊的,該奏曲子啦!”
井底鐘聲“當(dāng)啷”一響,周元摩挲著手里斷柄吊墜,突然一拍大腿——好家伙,敢情靈器“退休”不是真歇菜,而是換個法子講故事!以前在神殿里,天音琴專門奏響戰(zhàn)歌助威;現(xiàn)在窩在松韻居,專挑最暖心的民謠彈給回家的人聽,把那些快被忘干凈的樂感又全給勾了回來。
再看銹蝕教那姑娘,這會兒正坐在天音殿的老琴旁邊,手里緊緊攥著小芽送的櫻花古琴,琴身上還沾著神殿里的松香。
她突然就開竅了——樂感這玩意兒,壓根兒不會消失!就像師父以前總念叨的“大音希聲”,早就在心里扎了根。說到底,真正能打動人的音樂,從來不在琴弦上,而在愿意聽的人耳朵里,在松韻居的煙火氣里,在每個“退休”靈器煥發(fā)的新生命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