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世紀70年代隨著計算機技術發展,“存儲程序控制”技術取代機械電磁控制。交換機可通過軟件靈活配置通話邏輯,支持自動連接號碼呼叫,無需接線員介入。
這是交換機存在的意義和初衷。
1976年愛立信公司成功研發出世界上首臺全數字交換機——AXE交換機。它采用模塊化的軟硬件設計方式,易于制造,測試和維修。
我要收購的第二個公司就是會交換機技術的公司。
一家是蜂窩式電話公司,一家是交換機公司,小梅你記住了收購目標嗎?”
后世的華為,就是依靠交換機起家的。傳說華為老板用了兩百萬左右研究出公司第一款交換機,老板發誓,如果投入了兩百萬還研究不出來,他就跳樓。結果很好,研究出來了。后來,華為憑借著研究出來的交換機不但還清了負債,還掙的盆滿缽滿。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
要知道那還是九十年代的事,公司成立于1987年,剛開始都沒掙到錢。
劉小梅把筆放下,認真的說道:“我都用筆記下了,只是你說的這兩種公司,我們香港這邊應該是沒有的。你讓我去哪里收購這么兩個新時代產業的公司啊?”
魏滿倉說道:“我有一個建議,你可以去臺灣省收購。你們匯豐銀行在臺灣應該有分支機構,可以讓他們打聽下,那里有沒類似的公司,或者人才。
電話是美國貝爾發明的,好多這方面的技術都是從貝爾實驗室研究出來的。
而臺灣省不少老板在美國做生意,不少臺灣省的人在美國讀書,或者高科技實驗室工作。去臺灣省一定有這方面的人才。”
對臺灣省來說,這些技術就是小卡拉米。要知道他們連全球最尖端的芯片制造公司都有,還沒有這點技術人才?
臺積電可是整個地球都赫赫有名的尖端芯片公司。
要不是魏滿倉是穿越過來的,他也不知道去哪里找這些技術人才的。
不過魏滿倉不會去臺灣投資買廠房的,他覺得香港就挺好的,面向國際,背靠內地。不去臺灣完全是不喜歡去,離家太遠,不方便。他是穿越過來的,用不著那么累,跨越那么遠去投資,搞高科技。
劉小梅說道:“我們匯豐銀行在寶島當然有不少分支,可以幫你搞定這個事的,如果真的像你說的那里有你需要的公司或者人才。只是我有一個問題,關于這兩個公司,你收購的底線是什么,最多能出到多少錢?”
魏滿倉只是思考了幾秒鐘,便說道:“如果是買技術買人才,每個公司三千萬以內你都可以自行做主。如果連制造設備還有實驗室設備一起運到香港的話,每個公司可以出到六千萬港幣。我說的都是封頂的價格。
收購完這兩個公司后,把這兩個公司合并成一個公司,讓他們研究移動通信的工具,簡單點說就是研究手機。現在的摩托羅拉已經在研究這個項目了,而我們要比摩托羅拉要晚。”
劉小梅點了點頭:“好了,我知道了。到時候收購完成后,你自己操作就是,說多了,我也不懂。
你還有沒有想收購的公司啊,四個多億,你才準備花一個億左右。這不是還有三億多躺在賬戶上?不去投資?只放在賬戶上看著。”
魏滿倉說道:“我還真有個想法,與貿易公司有關,在香港就能收購。”
“哦?你要收購貿易公司嗎?那樣只能收購一些小的貿易公司。幾十上百條貨輪,油輪的公司,那可要幾十上百億。你知道船王包玉剛嗎?他現在都有快兩百只貨輪了,幾百億身家。是香港的頂級家族了。”
包玉剛他當然知道,世界船王嗎。而且他是個好人,至少是對內地來說,是個很好的人。
可不像那個投靠了英國的李某城。人家香港幾個頂級家族不要的機會,他舔著臉要了。英國想在香港找個白手套代理人,這傻雕直接就上了,賣啥求榮的。
英國佬把五十多億民生產業作價三五億就賣給了他。要不然,他也升級不到香港頂級富豪的行列。
不過在76年,李某城還差點意思,除了英國佬給的五十多億資產,估計他是沒多少其他拿的出手的資產了。
他真正在整個香港排入頂級富豪行列,那要到了八十年代才行。八五年,這李某成,在短短半個小時內,湊足了29個億,買下了香港電燈公司。一時風頭無兩,名聲大噪,轟動香港。
喜歡重生75開局喂飽九個女知青請大家收藏:()重生75開局喂飽九個女知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