包衣奴隸們發出陣陣驚呼怪叫,紛紛拼命向前奔跑起來,雖然前面的路程也可能充滿兇險,但眼前的危險才更為現實。
還未進至山腰處的明軍防線,便聽“嗵!嗵!嗵!……”的一陣怪響連連,山坡上瞬時騰起大片白色的煙霧。
一些有經驗的韃子兵與蒙古軍官紛紛驚恐大叫:“打炮……南狗打炮啦……散開……都散開……小心炮子……”
他們的呼喊確實沒有錯,遇到實心彈轟擊之時,隊伍自然是散開為好,這樣便不至于被一顆炮子沖倒一大片。
然蒙古兵與包衣奴隸們已經密密麻麻的擠在一起,那又豈是說散開就能馬上有效散開的?
隨著炮子落下,“轟隆……轟隆……轟隆……”的爆響連連不斷。
堅硬的山嶺坡道就好比彈床一般,將疾落下來的一顆顆炮子再次彈起,形成一顆顆跳彈,向四面毫無規則地彈來跳去,在攻山的蒙古兵和包衣奴隸群中沖出一道道血窟窿。
干燥的坡道上,塵土飛揚一片,驚叫與悲嚎連連,似乎異常慘烈,卻又被煙塵遮擋,看不真切。
…………
宣府軍的炮手們長期駐守在此,平時無聊,早就將各大小火炮的射距和射界,一一標定清楚,此刻完全無須再行測量,只要盯著暗記就好。
攻山的蒙古兵到了那一處位置,相對應的火炮便被引燃,此起彼伏,“嗵!嗵!嗵!……”的響聲也是接連不斷。
而守山宣府軍中,又有輜車營上的佛朗機炮頗多,這些幾乎等同于速射炮一般,打完只需更換新的子銃即可,無須清膛、裝藥、填炮子等繁雜工序。
因此,一陣陣炮火轟射,似乎比剛才外藩蒙古攻山之時,更為猛烈!
塵土飛揚中,炮子更是頻頻落下,“轟隆……”聲也是不斷,哭喊嚎叫之聲也是更盛,許多大木盾與輕型盾車,還未推進至火銃射程之內,便被猛烈的炮火轟擊,紛紛碎裂開來。
許多的碎木屑更是成為蒙古兵和包衣奴隸們的噩夢,尤其是那些推著大木盾和輕型盾車的奴隸,他們手臂上、臉上都扎滿了木屑,倒地哀嚎不止。
小主,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后面更精彩!然長嶺山上的佛郎機炮雖然更換子銃極為便利,卻也不能無休止的轟擊,畢竟韃賊眾多,而炮子總是有限。
在打射了兩輪半后,各大小佛郎機炮也暫時停止了對蒙古兵們的轟擊。
可坡道上的跳彈,卻未能一時消盡,仍是不停地做著無規則的跳躍,讓人防不勝防。
混亂中,兩黃旗蒙古兵,還有那眾多的阿哈奴隸們,怯于韃子軍規之嚴厲,只能在一片愛好中,硬挺著繼續往山坡推進,而在他們身后又留下一片人體殘骸和木盾、盾車的碎屑。
只不過,隨著他們慢慢向山坡上爬升,地勢逐漸太高,這攻山的路也越發不好走起來。
就不說坡地逐漸變得崎嶇,還有宣府軍挖出來的許多坑坑洼洼,而且更在這段坡路上布設了各種陷阱。
有些壕溝陷阱中,還布設了許多尖硬無比的木刺,這些木刺的尖端更是早已用火烤制過,堅硬到甚至能夠刺穿盔甲。
而此時,在有些壕溝陷阱之中,己經掛滿不少一些人的尸身,蒙古和漢人皆有,他們死狀各異,卻又個個凄慘無比,順著木刺仍在往下滴落著滴滴鮮紅的血水。
那些尖銳深長的木刺,刺穿蒙古兵和阿哈奴隸的身體,他們每具尸體,都呈現出詭異的扭動形態。
鮮血在烈日下不斷流淌,布滿壕溝陷阱的底部,散發著讓人作嘔的濃重血腥氣息。
此刻,由于大木盾和輕型盾車所剩無幾,那些蒙古兵們還有手里的盾牌遮擋一下,而眾多的奴隸們卻完全暴露了出來。
然他們在各個蒙古軍將的嚴厲喝令之下,卻也只能艱難地小心前行,眼瞅著壕溝一尺一尺的接近,他們的心也在狂跳不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