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洪承疇帳下的文人幕僚也是眾多,如謝四新、李嵩等寥寥數人,只不過是他們中的佼佼者罷了。
觸景生情之下,張誠不由感嘆:自己何時也能如洪承疇這般,麾下不止猛將如云,還要文官幕僚也如洪承疇這般人才濟濟才好。
或許,還是自己的聲望和威名不夠,希望遼東這場戰事結束之后,自己的威望可以達到更高層次,能夠招攬天下名士為己用!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心念及此,張誠竟脫口而出:“謝先生,何時得閑,可否往宣府一聚,張誠也好當面請教一二,常聽先生教誨之言?”
這下可把謝四新整得不會玩了,他先是微微一愣,但隨即便恢復如初,顯得十分熱情地笑道:“鎮朔將軍如此盛情,謝某如何能夠拒絕。”
他略停頓了一下,才繼續道:“待此間遼事稍安,四新便向洪督告假,往宣府一游,也好實地瞧瞧,鎮朔將軍是如何練出這等強軍。”
他說話間就抬手指點起守衛城門的宣府軍戰士……
…………
原來,謝四新因在寧遠城中的時候,通過吳三桂與張誠有過頗多走動,彼此間已經十分熟稔,說起話來也比別人方便些,所以洪承疇才叫他來探一探張誠的底。
對于洪承疇而言,在諸多援遼總兵大將之中,惟有張誠叫他最是撓頭,不知為何,他總感覺自己似乎無法摸到張誠的底牌。
而且張誠的表現也每每出人意料,你要說他忠心于大明吧,但卻又與王樸、李輔明私下暗中糾結,以強大他自己的勢力。
你要說他不忠心于大明吧,卻偏偏每戰皆賣死力,援遼諸將之中又唯獨他一人,戰功最著,殺奴最多,非但陣斬奴賊豫親王多鐸,更是打開解錦通道第一人。
再有就是張誠時而據理力爭,寸功不讓,可他有時卻又十分明理,落落大方,竟肯將大功分與旁人,使得許多人都得了他的好處。
在洪承疇看來張誠之所以不讓,是在立威;而之所以讓,則是在暗中收買人心,由此可見其有多不簡單。
但卻偏偏在他手中握有援遼第一強軍,又上得皇帝圣眷不衰,更有本兵陳新甲的照拂,即使薊遼總督洪承疇也對他無可奈何。
但是他為了遼東的大局著想,還是派了謝四新來以私人身份探張誠的底,想要知道他在渡河北上解錦圍之戰中,到底是什么態度。
對于解錦圍的大功,張誠心中到底是怎么想的,他想要得到多少軍功?
當然,最為重要的還是在于張誠到底愿不愿意,將解錦軍功第二這個位置留給吳三桂。
謝四新開始的時候話還說得十分委婉,但張誠卻直截了當的挑明了嘮,他明言:自己之所以爭軍功,主要還是為了那些追隨自己的英勇將士,總不能讓他們白白為國捐軀。
張誠更是直截了當地向謝四新表示,自己與吳三桂那可是親如兄弟一般,雖相見時晚,且相聚時短,然卻是一見交心。
他為了麾下將士們不寒心,也是為了他們的前途,但只守得住解錦圍第一功,其他的自然不會計較。
相反,張誠更明確表示他十分支持吳三桂功居第二位,畢竟寧遠軍還是頗為能戰的,每次大戰中都表現得十分優秀,這也是其憑自己的實力與對大明的忠誠拼出來的。
…………
正是得到了張誠的這番允諾,謝四新也才有了與張誠談論天氣的閑情雅致,可他沒有想到張誠竟會忽然邀請自己到宣府一游。
“凍筆新詩懶寫,寒爐美酒時溫。醉看墨花月白,恍疑雪滿前村。”
張誠繼續說道:“謝先生,孩兒們今日燉了參雞湯,還有羊肉湯和羊肉餃子,不若你我且先回帳中,小酌幾杯,邊飲邊談。
先生,意下如何?”
謝四新倒是并未拒絕,他笑道:“自然是恭敬不如從命啦。”
可接著便即一臉正色地對張誠言道:“鎮朔將軍,四新這里還有一請,望能應允。否則,今日這酒菜,四新可是萬萬不敢吃喝。”
這回可就輪到張誠發愣,他一臉疑惑問道:“謝先生,所請為何?但講無妨,只要張誠能做到,絕不含糊。”
“哈哈哈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