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思量了一番,才又開口說道:“德潔,你入城后首要之務,便是立刻尋到劉國能眷屬,尤其是他的大兒子劉世文,嚴加看護,速送到我跟前才是。
還有,對劉國能舊有部下將士,一個也不許殺害,他們愿留的就留下,不愿留的給些銀錢路費,遣散便是。”
在劉體純轉身欲離去時,李自成又想起來一件事,叫住他說道:“德潔,葉城知縣張我翼雖是咱們陜西老鄉,他也力主開城投降,可這個人在葉城兩年,貪贓枉法,民怨極大。
你進城后還是要將他給抓起來,當眾斬首,為民除害才是,宋軍師會與你一起進城,張榜安民,張我翼的諸般罪款,軍師全知?!?/p>
“是,闖王?!?/p>
…………
“山爺”佟守山如今也已是闖營中的一個頭目,最初分在劉芳亮麾下騎兵隊頭,后來被派出打糧,建功頗多,且其隊伍也是越來越人多勢眾,便自成一股,先后在劉芳亮、李過麾下聽用。
而今,他則在劉體純麾下任一員偏將,很得劉體純的信任和重用,這一次闖王吩咐劉體純領兩千騎兵入城,第一個便想到佟守山的“山字營”。
佟守山營中上下也有近四、五千人馬,但騎兵卻只有六七百人而已,余下還有不到兩千的步卒,以及一些戰士的隨軍眷屬。
接到劉體純的軍令后,佟守山便立刻集結部下騎兵,而步兵則會隨著大軍提前開拔,前往南陽附近駐扎,以為圍攻南陽做準備。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!這時,他見四下無人便輕聲對親信隊頭包繼強說道:“海爺前時傳信過來,說陳頭想保下劉國能。”
…………
海爺,正是宣府總兵、永寧伯張誠派在畿南和豫省暗中活動的劉金海,他在張誠出兵援遼之際,奉命陪著宣府醫官申仕春前往畿南探查瘟情。
雖一路驚險刺激,但也是收獲極豐,尤其是申仕春更親自驗證了張誠提出的理論,那就是瘟疫很可能是通過空氣中的粉末來進行傳播。
申仕春一行通過加強個人防護,對疫區先封鎖后再進行普遍消毒清理,并將病患單獨隔離在一定區域,再施以藥石相救,取得了一定的效果。
雖未能將感染瘟疫的病人悉數救回,卻也大大減少了感染的速度,極大地限制了瘟疫的進一步蔓延。
而申仕春一行最大的收獲,便是遇到了同樣為探尋瘟疫病理的一代名醫吳有性,并與之結伴而行,受益匪淺。
吳有性,字又可,號淡齋,乃是江蘇吳縣人氏,明末難得的一代醫學大家,只因家鄉吳縣連年疫病流行,“一巷百余家,無一家幸免;一門數十口,無一口幸存?!?/p>
他痛感當時的醫士們均執傷寒法而治溫疫,卻往往不見療效,遂開始發奮探求其因,他從江浙之間輾轉向北,過山東、入河南,又往畿南而進,可以說那里有瘟疫之癥,他便出現在哪里。
這期間他也曾被瘟疫所感染過,但通過自己耐心治療都挺了過來,進而更總結出一套自己的理論基礎,也更加深了他探究瘟疫之因的信心。
雖然在原本的歷史上,吳有性通過結合自己的臨床實踐基礎,最后終于寫成了《溫疫論》一書,別開溫疫證治之法門,但是此刻他的書作《溫疫論》卻還遠未成書。
吳有性對于申仕春也十分的感興趣,尤其是申仕春一行人嘴上帶著的口罩,確比他所用的一片布條,要強上許多。
正是因此,吳有性也對申仕春背后的那個人產生了極大的興趣,因為自己的理論并不得這時代醫生們的理解,然那個宣府張誠將軍卻也有此真知灼見,卻如何使他不神往?
自此以后,他們便結伴而行,共同尋找對抗瘟疫的方法,也正是因為張誠在背后的大力支持,吳有性所研發的達原飲與三消飲等方劑,也得以在畿南地方上廣泛使用,瘟疫之情也因此得到了極大緩解。
恰在此刻,隨同保護申仕春一行人的劉金海,也接到了沇河營游擊陳忠的書信,要他設法專注一下闖賊在豫南的動向。
劉金海將此事向申仕春、吳有性告知后,他們認為畿南的疫情已經有所緩解,也正想前往豫省進一步驗證自己的這番理論,到底是否正確,所以便往西進入豫北。
他們進入河南開封府地界后不久,便與沇河營游擊陳忠派來的一隊騎兵相遇,正是其中軍騎兵隊哨總鐵林所率兵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