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下,許定國便集合麾下人馬,以城中的奸商家丁、伙計,還有用銀子募集來的各類混混乞丐,再加上這平遙城內官差守卒為中軍,出城應戰。
說得好聽點叫中軍,其實這就是拿他們當炮灰啦!
為了一戰成功,他更是與小兒子許爾吉親率麾下兩百余家丁精騎,待中間雜牌炮灰軍與田明遇接戰后,從側翼沖出直入田明遇中軍。
同時,命他的大兒子許爾安率領那五百步軍,在炮灰軍后壓陣督戰,待騎兵沖入對面宣府軍陣中之后,再從正面配合夾擊宣府軍馬,以求一擊潰敵。
許定國的策略和戰術幾乎無可挑剔,不過他是不幸的,因為他今日選錯了對手!
田明遇因許定國對永寧伯的不敬之言,徹底動了真火,這邊炮灰軍出城后的陣列一點也不嚴謹,完全無法立刻發起沖鋒。
許爾安這邊費了九牛二虎之力,才將他們組成了戰斗陣型,可未曾想到,對面的宣府軍壓根就沒打算防守。
“沖鋒,在沖鋒中擊潰當面之敵!”
勇毅軍青龍營、白虎營在山西的抓捕行動,既是為了懲罰張家口通奴奸商,也是為了給勇毅軍增加財源,更是為了在山西立威。
這邊,許定國才率領麾下家丁自側翼沖出,那邊勇毅軍的火銃便是一陣爆響轟鳴,煙霧升騰中,一顆顆鉛丸激射而出。
本就是未經過任何軍事操練的雜牌炮灰,他們各人身上連一件像樣的盔甲都沒有,又如何抵擋得了勇毅軍犀利的銃炮。
許爾安這邊五百步軍才開始整隊,前方的炮灰就已經崩潰,他們猶如眉頭蒼蠅一般狼奔豸突,將許爾安這里沖擊得七零八落。
而另一邊的許定國與許爾吉才率軍沖出,剛剛折返正準備沖擊宣府軍側翼,就見前方同樣一支百多人的騎隊,也在同一時間朝自己沖來。
兩相對比,高下立判!
雖然雙方都是快馬加鞭,表面看去盡皆精銳之士,然一方甲胄不齊,隊形渙散,而另一方則盔甲整齊,軍械精良,陣列嚴整,甚至在馬頭山都包裹了一層精良的皮甲,以防接戰時傷及無辜的戰馬。
還未接戰,許定國這邊的士氣就已經受到了打擊,雙方接近二十步距離時,勇毅軍騎兵紛紛以左手持韁,右手從戰馬側邊輕松一掏,個個端起一桿黝黑的鐵疙瘩,看上去動作既嫻熟又整齊。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!“砰砰砰……”
一陣手銃爆響之聲,震耳欲聾,許定國和他麾下的家丁何曾見過如此陣仗,沖在前排的騎兵紛紛跌落馬下。
許多戰馬也被這近距離的爆響轟鳴所驚擾,惶急之下,竟不受控制地向四下里奔逃而走。
或許那些策騎在戰馬上的家丁們,從內心里也不想控制各人的坐騎,又或許就是他們暗中引導各人胯下坐騎,向四下里無人處逃跑。
一觸即潰!
這一戰,田明遇率領的勇毅軍白虎營后部兵馬,贏得毫無懸念,而許家父子三人更是無一得免,悉數成擒。
臨行時,永寧伯張誠給他們各營主將、副將臨機決斷之權,然也另有一番囑咐,就是此次抓捕奸商,查抄奸產行動,盡量不波及無辜,凡不在名單內的人物,若非必要,當以不殺為主。
張誠之所以如此吩咐他們,主要還是想要將波及面控制在各方可以接受的范圍之內,尤其是大同、山西兩地。
宣府這邊還好說,這里整個都是實土衛所,又在他萬全都指揮使司、宣府鎮總兵官的管轄范圍之內,就算做得過分一些,無論是掩蓋,還是將來報于朝廷裁決,都有說辭。
可大同、山西兩地,畢竟是在自己的管轄范圍之外,又是軍民混合的非實土衛所地區,軍戶與民戶交纏一起,更有許多官吏、士紳、商賈。
不過,大軍遠行在外變數極多,不可能事事都回報永寧伯決斷,所以張誠就授予他們臨機決斷、便宜行事之權。
而許定國其人就在名單之中,只不過他在名在乙類,屬于可殺,亦可不殺之列,若他能及時悔悟,主動配合勇毅軍的行動,也不是不能做朋友。
可是他已經被利益沖昏了頭腦,甘當奸商幫兇,其實已經與通奴賣國無異。
因此,田明遇在入城后的第一件事,便是將許家父子三人當眾斬首,以儆效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