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臺吉輕輕點了點頭,正待說話,卻忽感嗓子一陣刺撓,一股血腥氣從胸中向上翻涌,他暗中用手按住座椅強行忍住,這才沒有一口噴濺出來。
當著滿朝文武大臣和諸位王爺貝勒的面前,黃臺吉無論如何都要忍住,即使以前就發生過這樣的事,但今時不同往日了啊!
以前,黃臺吉雖然也經常鼻血不止,但那時他身體還算強壯,雖然氣血虧損多了一些,可慢慢的大家也就適應了。
但現在可就不一樣了,他的身體可是每況愈下,黃臺吉甚至比御醫更清楚自己現在是什么情形,所以在今天這種場合之下,他別無選擇!
黃臺吉強撐著身子骨,努力咽下了一口唾沫,總算是壓制住了那一股不安分的血氣,緩了一緩后,才開口問道:“十四弟,是這樣嘛?你也是這個想法吧。”
…………
多爾袞因為前次錦州之戰時弟弟豫親王多鐸的戰亡,使他失去了自己最大的一股助力,剩下的阿濟格雖說是他親哥哥,可這個莽夫比豪格還要沖動無腦,根本不受他的掌控,甚至都無法斷定在危難時刻會不會站在他這一邊。
因此,雖然黃臺吉對他越發親近,但多爾袞卻更是心驚不已,尤其是黃臺吉的身體每況愈下,他的擔憂也逐漸增強……
現在的多爾袞內心中十分矛盾——既盼著黃臺吉早點歸西,又怕他在臨死前對自己下手!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…………
可不管多爾袞怎么小心行事,低調做人,但這會再次被黃臺吉點了名,總不好再裝聾作啞下去:“皇上,臣也以為征伐南國京畿腹心之地為好,雖說四年前就去過一次,可畢竟是南國畿輔,元氣想必也恢復得差不多啦。
再者南國畿輔之地,除了諾大的京城還算堅固,旁的大小城池多被咱們破開過,況又是一馬平川之地,就算再遇上張誠那賊子,平地野戰,咱還懼他不成!”
黃臺吉接下來又詢問了其他各位貝勒、大臣們的意見,他們對于伐明一事眾口同聲地表示贊成,而在宣府與京畿之間,也是多數人都支持攻伐大明朝的京畿重地。
其實,黃臺吉的心里早已決定攻打大明的京畿,若事有可為再繼續南下,深入到山東、甚至打到長江邊去看一看。
畢竟侵擾大明京畿重地才能掠奪到更多的丁口財帛,如此既可逐漸消耗大明的國力,還可磨滅大明京城二百多年里所積聚起來的王氣。
這就好比“小刀鋸大樹”是一個道理!
黃臺吉看得十分清楚明白,如今的大明朝雖說已是千瘡百孔,好似風燭殘年的老者一般,但“瘦死的駱駝比馬大”的道理,他還是懂得的。
以大清國現在的體量,就算能夠逢戰必勝,但也無法一口將大明朝給吞下去,如果強行為之也必然是消化不良的結局。
但自己心里清楚明白是一回事,今日這滿朝文武統一認識這一點,卻又是另外一回事了!
作為一代梟雄的黃臺吉,十分懂得統一思想的作用,所以才趁著今日這個機會來讓王公大臣們發言討論,給足他們參與感,讓他們以為這個決定有他們的一份努力,如此才會更加奮力地投入進去,努力完成既定的目標。
既然大方向已經確立了下來,而出兵的最佳時間點,自然是金秋十月,地里的糧谷都收了,才有的搶嘛!
黃臺吉也不再多問話,生怕自己一個忍不住,嘔血當場,反而不好。
他吩咐諸位親王、郡王、貝勒、貝子等親族人等都留下,等過一會兒還要到清寧宮去觀祭,隨后便在內侍的攙扶下離了御座,頭也不回地徑往后宮去了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