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光火石間,官軍、賊兵雙方盾兵手中的盾牌就重重撞擊在了一起。
官軍勝在早有準備,盾兵以半蹲的姿態用后腳死死抵住,雙手一上一下邊緊握邊撐住身前的盾牌,更有后面的官兵幫忙頂著。
雖然賊兵奔跑之下,力道奇大,可一次、兩次、三次很難撞開官兵的盾墻,但勇毅軍的盾墻再堅固,也難抵賊兵不死不休的連續撞擊。
何況,在這同時還有更多的賊兵試圖越過盾墻,既要抵住賊兵盾手的撞擊,又要防護可能來自上方的攻擊,這對于勇毅軍的戰士來說可是極大考驗。
“開啦……”
“開口子啦,灌啊……殺官兵啊!”
隨著勇毅軍盾陣的第一處缺口被撞開,眾多步賊洶涌而上,他們狂呼大叫著,似乎已經獲得了勝利一般。
當然了,他們的歡呼并非沒有道理,只要能撞開一處缺口,就能再撞開第二處缺口,隨著缺口越來越多,賊兵的人數優勢也會更加明顯。
在他們看來,當第一處缺口被撞開的瞬間,官軍就應該立刻逃遁,只要稍慢了一步,恐怕他們就沒命再回營吃飯啦!
…………
李志興是河南府偃師縣李家寨人氏,他家里原本是自耕農,可隨著災荒到來,為了能留一條活命,不得已將自家田地都抵給了寨頭。
可怎想到災荒沒有要了他一家老小的性命,賊寇卻成了他們李家老少的追命符。
只因對前來打糧的賊兵稍有抗拒,便引來賊寇的大舉圍攻,導致了整個寨被毀滅,糧草盡數被搶奪不說,他的老父親、母親皆死于這場戰亂。
還有一個年輕氣盛的弟弟也因言語上的不敬,被賊兵當場砍殺,而他的妻子也被賊兵當著他的面前侮辱,后來自己個兒投了井,只剩下了他帶著一個才三歲大的兒子。
好在他和孩子當時躲在井底,才算是逃過了一劫。
不過,當他看到自己婆娘投井下來的那一刻,可是差了一點就喊出聲來,要不是那會兒孩子受到驚嚇,使勁抓他一下結局就完全不一樣了。
而后,幸得永寧伯率領官軍到來,他和孩子才終于獲救,為了給家人報仇雪恨,當然也是為了能混口吃的,不至于未死于刀兵之禍而死于饑餓的事情發生。
李志興跟在勇毅軍的后面走了三天,最后又在偃師縣永寧伯駐地外,長跪不起五日之久,才被收入軍中成為了勇毅軍的一員。
后來又被編入陳忠的沇河營內,駐扎在黃河北岸孟縣沇河鎮。
為了給家人報仇,也為了報答永寧伯的救命之恩,李志興在操練上從不偷懶,甚至在別人睡覺的時候,他還給自己加班私下操練。
正是因為他的努力,在后面幾次剿匪戰斗中的表現優于別人,現在已經被提拔為一名甲長。
而被賊軍撞出缺口的正是李志興這一甲。
“弟兄們,拼啦,別讓賊子沖進來。”
眼看著盾墻破開一個口子,李志興登時大怒,他吼叫著沖了上去,腳踩著一個剛倒下的甲中弟兄手中的盾牌,整個身體騰空躍起,手里的短錘猛地大力砸下。
“咣”的一聲大響,正砸在一個賊兵的盾牌上。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