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了邵大順這個鐵打的狠人帶隊沖鋒,跟隨而來的三百標營精騎自然也都不會是孬種。
他們一通猛沖狠打,憑借著猛烈的沖鋒勢頭,還真就將迎面沖來的賊軍馬隊給硬生生截住了,并把他們逼迫得跟著一起轉向東南方。
然而,邵大順的沖鋒并未就此停止,他知道自己的敵人不是眼前這不足千騎的賊軍馬隊,而是后面那兩大團馬賊。
但此刻他卻也不能全部顧得上,只能打到哪是哪了!
才從前面這股馬賊陣中沖出,邵大順就又高聲大吼起來:“加把勁,沖開前面馬賊,咱們再去活捉李賊!”
他喊完便催馬奔起,直沖著后面那個人數最多的馬賊軍陣就殺了上去……
張平文自然不敢怠慢,也急忙在另一側大聲高呼“殺賊……殺賊啊!”,引領著三百騎兵繼續發起了決死沖鋒。
空余下后面已經陣型散亂的五百余賊軍馬隊……
…………
邵大順的這一波沖鋒來得太快,也太突然了些,完全出乎了馬賊們的意料之外。
自打闖軍進入河南以來,一路攻城,總督一般的大員都在陣前斬殺了兩個,總兵、副將更不知殺死了多少,就算被譽為當今朝廷難得猛將之流的左良玉,不也是一戰即潰了么?
正是這兩年的順利,讓闖軍中的許多頭領和兵卒都驕傲起來。
也正是這種驕傲的心態,讓他們對大明朝廷的官軍產生了輕視的心理。
甚至是蔑視,瞧不起大明官兵,認為他們只要一發起沖鋒,但凡沖得猛烈一些,官軍就一定會不戰而潰!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可今日卻是如此的反常,怎么就如此的不同于往常了呢?
雖然策馬疾沖,但卻并未作好戰斗的準備,這才是闖軍馬隊失敗的原因,歸根結底,是他們的驕傲與對官軍的輕視,真正害了他們。
原本八百人的馬賊,只一次簡單的接戰,便損失超過了三百人,這已經是接近四成的戰損,而且整個陣型也被沖得七零八落,更失去了突然性。
他們已經無力再次發起新的沖鋒,只得四下散開,三五成群地繞道回歸后面的本家軍陣了。
…………
就在邵大順與李雙喜這邊廝殺之際,在何振雄鎮標營的另一側,闖軍大將白鳴鶴也率領著三千馬賊,向宣府鎮標營的側翼發起了突襲。
白鳴鶴因為在大關頭圍打魏知策騰蛇營的時候,吃了勇毅軍的虧,所以這一次就變得謹慎起來。
為了隱匿行蹤,以期達到預期的突然性,他率領的馬隊初時行軍較慢,以免引起的大量揚塵,暴露自己行蹤。
雖然如此一來,有可能就達不到突襲勇毅軍鋒矢陣腰部的戰略預期。
但白鳴鶴卻并不以為然,他心里琢磨著即使不能沖擊鋒矢陣腰部,能夠沖擊鋒矢陣的后陣,豈不是更好,更有突然性嗎?
果然,一切都按照白鳴鶴的預期發展著,當他率領馬賊發起沖鋒的時候,正趕上宣府鎮標營的尾巴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