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陳演,你說,若是撤換了張誠,你可愿去河南督師剿賊?”
陳演渾身一顫,當首輔他是可以的,但若是去到前線督師剿賊,便是借給他一百個膽子,也不敢接此重任啊。
不待陳演拒絕,崇禎皇帝又厲聲喝問起來:“吳牲,你愿去否?”
“還有你黃景昉,可愿去否?”
眾人皆不敢言,一個個生怕皇上真的逼著自己去前線督師剿賊,全都低眉垂首,不敢有一丁點的多余動作。
崇禎皇帝也懶得再給他們一個個點名,厲聲道:“你們說,有哪個愿去做這個督帥,為朕肅清賊寇?自己站出來!”
頓時,整個乾清宮東閣內一片寂靜,所有人都沉默了,除了各人的呼吸聲,再無旁的一絲雜音。
片刻后,崇禎皇帝的怒氣也略有些消解,他知道光靠罵人并不能解決實際問題,朝廷的事兒總要有人來干,自己不可能將他們全都換掉。
此時,他見諸人已被震懾住,便又溫言說道:“你等身為閣臣,皆朝臣中之翹楚,更當識大體,要多給朕分憂,而不是人云亦云,只曉得來給朕添亂。”
“是。臣等自當為陛下分憂。”陳演首先表了態。
其實,從內心講他是不愿意來彈劾永寧伯張誠的,因為張誠既是他的錢袋子,更是他在外朝的有力奧援。
作為當朝首輔的他又怎么會自斷一臂,那樣只會削弱自己的力量,給對手留出打擊自己的余地!
所以,他今天只不過是來做做樣子,畢竟身為首輔的陳演,也不敢得罪滿朝御史和文官們,若真是那樣的話,恐怕他也將會成為御史們的彈劾對象了。
大家看到連首輔陳演都表示了順服的意思,一個個紛紛發言站隊,生怕皇上盛怒難消,反倒把自己給搭了上去,那樣便得不償失了。
“張誠守護開封,殺退李賊大軍,其功至偉,朕意封其為侯爵。你等以為如何啊?”
眾人聞言皆渾身一震,他們本是為了彈劾張誠而來,可如今彈劾之事未成,卻要給張誠封賞侯爵,那出去之后還不得被那群御史言官給罵死了啊!
“皇上,臣以為給永寧伯封侯爵一事,不妥!”吏部尚書鄭三俊率先反對。
他見崇禎皇帝看向了自己,便又行禮奏道:“皇上,永寧伯受封伯爵才不過年余,今雖又立新功,雖需封賞,以為激勵。
然臣以為,實不宜封賞其為侯爵,此既與朝廷慣例不合,亦恐封賞過速,反增其驕縱之心,若真如此,于朝廷有害而無利。”
崇禎皇帝聽了鄭三俊此番話后,并未急著說話,而是將身體靠在了御座上,閉目沉思了一陣,才又問道:“依你,該如何封賞?”
“臣以為,永寧伯雖已貴為伯爵之尊,然卻是流爵,而非世爵。今在開封又立下退賊之大功,朝廷上必然要予其封賞。
臣以為可將永寧伯的封號,從流爵升格為世爵,如此既可體現朝廷之厚賞,亦可體現皇上對永寧伯之厚愛,更能激勵前線將士為國朝奮戰殺賊之決心。”
崇禎皇帝再一次閉目沉思了起來,腦海里反復琢磨著鄭三俊適才所言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