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此,永寧伯自然是十分歡迎,來者不拒,一律發給賞功銀牌,命其鎮守地方,維持秩序,防賊襲擾,守護百姓安全。
如李好授為裕州守備,駐地為南陽府裕州城;張揚授為鎮平守備;韓華美授為信陽守備之職,他們皆轄一營三千兵馬。
當然也有被永寧伯大軍徹底剿除的土寇。
如商水的“二字王”王登禹此前就已經投順闖王麾下,更是出兵幫著闖王大軍四處打糧,此番闖軍敗退,他這一股勢力就被勇毅軍順路消滅掉了。
在位于梁宋間的歸德府。
原本投靠了羅汝才的張長腿、王彥賓、寧珍、王文煥等地方土寇,也欣然接受了永寧伯的任命。
張長腿調往開封府授為儀封守備,王彥賓授為考城守備,寧珍授為柘城守備、王文煥授為鹿邑守備。
就連原本跟官府沒有任何往來的李振海、房文雨、徐顯環、程肖禹、戚念梧等土寇,也紛紛派人主動請求歸附永寧伯麾下。
最終,李振海授為商水守備,房文雨授為陳州守備,徐顯環授為虞城守備,程肖禹授為夏邑守備,戚念梧授為永城守備。
…………
原本龜縮于襄陽府的左良玉,也在此時再次揮師進入南陽府。
不過,他自己率領主力大軍停留在新野,便不再向前進兵,而是派出自己的得力部下副將徐恩盛率領參將盧光祖、游擊徐勇、張應祥進駐南陽府城。
馬尚志是活躍于唐縣一帶的土寇,他在闖王大軍攻破洛陽的時候,就預感到了危險,所以才就近投靠左良玉麾下,以求庇護。
而現在,闖王在開封城下被永寧伯率領的官軍殺敗,左良玉大軍再入河南,聲勢更盛于從前。
原本首鼠兩端的桐柏蘇青山,以及活躍在鄧州一帶的地方土寇海成和尚、明光世、丁如琬等人,也主動前來左良玉營中,請求接納。
左良玉此時正處于恢復期,對此自然是來者不拒,全部都納入了自己的麾下。
但是,活躍于南陽府泌陽縣一帶的蕭應訓,卻審時度勢,沒有投靠在左良玉的麾下,而是舍近求遠,投靠了永寧伯張誠的營中。
而蕭應訓為表忠心,更將其子蕭三杰派到永寧伯營中歷練……
因此,蕭應訓也如愿收到了一面賞功銀牌,獲封泌陽守備一職,完成了自己從土寇變為朝廷正式武官的華麗轉身。
至此,原本土寇遍地、紛亂不堪的中原大地,終于開始顯現出一絲安定的局面,似乎預示著大明中興有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