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城西一間沒有點燈的小茅草屋子里,三個孩子已經(jīng)在啼哭中睡去,男人輕聲對妻子說著:“幸虧有永寧伯的宣大軍,才能殺退李賊這個活閻羅,否則還真不曉得咱的開封城守不守得住嘞。”
女人推了他一下,道:“老天爺,咱明兒也給永寧伯立塊生死牌供著哩,請老天爺保永寧伯長命百歲,好護(hù)著咱全家,護(hù)著咱的開封城啦!”
男人爽快地應(yīng)承了下來,但還是忍不住嘟囔了起來:“咱窮人家愁得要死,你聽外邊有多么熱鬧!”
“我看該這般熱鬧,又是旱災(zāi),又是蝗災(zāi),中間流寇還圍了兩次城,這還叫不叫人活了啊。”
女人似乎還不解氣,道:“要我說……就該讓永寧伯把這幫子流寇給砍盡殺絕嘍,這樣咱們才好安穩(wěn)過日子哩。”
…………
開封的中秋節(jié)慶之所以能夠一直持續(xù)到月底,無非是在等候著殺敗闖賊的大英雄——剿賊提督、永寧伯的到來!
城中的鄉(xiāng)宦大戶們共有梨園六七十班,小吹打也有二三十班,使全城處處有燈火的地方都飄蕩著雅俗唱腔和鑼鼓絲管之聲。
開封城各關(guān)廂很多地方焰火極盛,燃放著火盔、火傘、火馬、火盆、炮打襄陽、五龍取水、花炮、起火、三起三落、炮打飛鼠、炮打花燈、水兔子入水穿波……爭奇斗巧,不惜銀錢。
最為奇觀的是,鐵塔上一層層周圍遍點燈盞,隨風(fēng)飄動,燦爛突兀,上接浮云,與天上疏星相亂。
而作為“開封八景”之一的“州橋明月”,也成為夜晚最吸引人的地方,橋上常被擁擠得水泄不通。
二十七日這天,開封城的南熏門內(nèi)外人頭攢動,但中間的進(jìn)城大道上卻是空無一人。
在大道兩側(cè)站立著一排排的軍兵,他們都是河南總兵官陳永福的部下,既為了阻止人們沖上大道,也是為了迎候剿賊提督、永寧伯張誠的到來。
南熏門前,以周王朱恭枵為中心,站立著開封城內(nèi)最有權(quán)勢的一眾文官武將。
別說撫臣高名衡、鎮(zhèn)臺陳永福了,就連從京里來調(diào)查永寧伯的都御史李邦華、大理寺卿凌義渠二人,都陪列在周王爺?shù)纳磉叄渌俗匀灰粋€都不會缺席。
臨近午時,一隊身著紅色衣甲的精銳騎兵出現(xiàn)在了人們的視線里。
足足八百名精強(qiáng)悍勇的騎兵徐徐馳來,雖然速度并不是很快,但卻給人極強(qiáng)的壓迫感,黑壓壓的人群瞬間就沒了聲音,全都被這一隊騎兵給震懾住了。
要說唯一美中不足的,也就是徐徐馳來的騎兵身上衣甲,略顯陳舊了一點,甚至有的衣甲上還能看到明顯的刀斧劈砍出來的舊痕,也有被鮮血侵染出來的暗紅色。
如果湊到近前,或許還能嗅出一陣陣強(qiáng)大的血腥氣!
周王朱恭枵看著南薰門外的兩排勇毅軍精騎,發(fā)出了自己的感嘆:“果不其然,永寧伯能殺敗李賊,不是沒有道理啊。”
都御史李邦華站在周王身邊,也點著頭說道:“確為難得的百戰(zhàn)精銳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