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經過之前那番轟擊,羅剎人的軍陣明顯混亂,失去這個大好機會,就很難再有了。”
另一位偏將也不甘心,他不指望升官發財,就是想著利用這個機會多砍幾個羅剎人,為自己的下屬報仇。
“必須等,沒有仙師的明示,任何人不允許踏出關口半步,否則以軍法論處。”
史文沖把面孔一板,立刻掐死兩位偏將請戰的愿望,否則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跟著起哄,煩不勝煩。
話雖如此,史文沖也自有一番感慨,大戰未爆發前,這些兵痞粗胚們個個都是流氓,平日里懶懶散散,逛窯子、吃花酒,甚至還有偷雞摸狗,強買強賣的。
剛調任北勝關時,史文沖見到如此狀況大失所望,盡管不斷嚴肅軍紀,甚至施以辣手砍了兩個刺頭,卻改觀甚微。
戰事一爆發,首戰便吃了大虧,死了很多人,大周邊軍不得不全員退入北勝關內。
懶散終會付出代價。
但這一退,百姓遭殃。
邊關周圍的村莊被大肆劫掠,羅剎人燒殺奸淫、無惡不作,一夜間,邊關北鎮十九個村落的上萬周人被殺了個干凈,沒留一個活口。
這些人人都厭惡的丘八們也就在這一夜間都換了一副面孔,次日再戰,丘八們都跟瘋了一樣,堪比老林子里最兇猛的惡虎,抓住一個羅剎人恨不得生食其肉。
僅僅一個時辰,羅剎人慘敗。
所謂哀兵必勝,并不能完全解釋這樣的變化,史文沖認為是周人骨子里固有的東西,是熱血里造就出來的情結。
放到北勝關便是血仇。
這就是邊關丘八們的家國情懷,非常粗糙而樸素,絕非朝堂上的大人們用華麗的辭藻可以描繪出來的。
身處邊關,史文沖似乎找回了多年前丟失的那種熱血豪情。
天空忽然暗了下來,一團烏云自北而南,緩緩飄來。
來了!
不僅史文沖這樣認為,身邊的將佐們也同樣如此。
的確來了。
方曉沒有拔劍,而是仰頭觀望。
因為劍意已經溢滿峪口。
“多年不見,一塵真人風采依舊。”烏云中傳來如雷鳴般的聲音,震的四野轟響,卻是只聞其聲,不見其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