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比于鄭九,面對重重壓力到內心重新開辟出自在天地,遠在永安城的李默魚則過著如同蹲監牢一般的痛苦生活。
連日來,李默魚都很煎熬,從瘟疫爆發開始,她就沒有像樣的休息過,父皇李戴士又逐步把擔子壓過來,讓她監管戶部。
在疫情期間,戶部恰恰又是最為勞力勞心的部門,李默魚每天要忙到深夜,即便如此,各地死人的消息也如冰冷的皮鞭一樣狠狠的抽打著她,難以停歇。
疫情剛剛過去,李戴士又把禮部、兵部的擔子也給扔了過來,因為老皇帝扛不住,病倒了。
那么,李默魚就必須要扛,各國的國書便紛沓而至,因為瘟疫,聲討大周,索要賠款。
內憂外患,李默魚氣的差點要撂挑子。
但放眼整個皇族,這挑子似乎無人可撂,兩位皇兄已經成了庶人,李希閉門思過,很多臣子都不敢與他接近,總不能把這些破事兒一股腦的再扔還給躺在病榻上的父皇。
戰爭的威脅其實已經迫在眉睫,眾多國書中,魏國的措辭還不算最惡毒,來自晉國和趙國的國書就頗為兇殘了,除了破口大罵,隱隱有了開戰味道。
如何應對,外交技巧其實已經很蒼白了,國力軍威才是最為堅硬的拳頭。
可惜,大周國在短短的十多年間就把這兩樣給逐漸消耗光了,一直無法喘息。
或者說從更早開始,大周國有一半的國威是靠萃華宗在撐著,現在的萃華宗也因為談真人的逝去而漸漸勢微。
“拿什么來面對?!”李默魚雙手抱頭,在心里呼喊。
“殿下不必煩惱,國書可以一個不接,使臣也可以一個不見。”
小主,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后面更精彩!有近臣安慰李默魚,正是王九兒,她來到永安城兩年了,一直在等著鄭九出現,可惜事與愿違。
這兩年過的很安靜,也很提心吊膽,可奇怪的是,就連師父也沒有出現過一次,她仿佛被人遺忘了。
鄭九杳無音信,按王九兒推測,師父很可能也找不到他,否則早就來做安排了,這很有意思,天底下能逃過師父眼睛的人可不多。
但愿就這樣平平淡淡下去……
“那成何體統?!大周禮儀何在?國威何在?”立刻有臣子發聲反對,是禮部侍郎陳天旺。
“接了國書便要討價還價,見了使臣便要遭受對方的詰難和質問,若是這樣,還講什么狗屁禮儀?”
王九兒立刻反擊,她其實很不適應做官兒,偏偏李默魚見了她如獲至寶,硬要封她一個防御副使兼忠訓郎的五品官。
她也很討厭這些道貌岸然的官僚,一到議事的時候便不吭聲,別人想出辦法,這些人又跳出來噴口水,總是不會解決問題,卻總是能夠口沫橫飛。
王九兒江湖草莽慣了,眼下不能一刀剁了,卻通常忍不住會爆出粗口。
“你怎知會討價還價?還未見面,便要墜我國威,豈有此理?想我大周在近些年抵御外辱中屢戰屢勝,怎可做縮頭烏龜?連個國書都不敢接?”
“那好,你去接,但若賠了一個銅板,你提頭來見殿下。”
“憑什么?”陳天旺尖叫起來,他對眼前這位所謂從府軍成長起來的殿下近臣十分鄙夷,一個丘八,也敢威脅天子門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