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實那時他已經知道,若是真的應了他的話,自己那張解婚書一寫,恐怕今生今世就再也無法擁有與黃梓瑕在一起的機會了。然而,他還是假意上當了,為了保全自己與家族,他以一紙解婚書換得了李舒白北上回京的承諾。
所以,在安國寺遇見凍暈的黃梓瑕,將她帶回王宅時,他幾乎是在感謝上天給了他這個機會。她固執地要解開李舒白身上的謎團,他又豈能不知道她想借助瑯邪王家的力量。可,她一意要幫助李舒白,他也只好當作自己什么都不知道。畢竟,他安慰自己說,自己也曾經利用過她,就當兩下扯平吧。
其實兩人心中都是心知肚明的,也都知道對方知曉自己的心思。只是,竟都這樣隔了一層紙,誰也不肯去戳破,刻意地維護著。
直到現在,他在她的沉默之中,終于再也忍耐不住,望著窗外殘留的最后一絲暗紫色霞光,開了口:“還有第四件事,你肯定會想聽一聽的。”
“不……不必聽了。”黃梓瑕打斷他的話。她抬頭看著他,露出一個比此時的霞光還要黯淡的笑意:“春暖花開,南下蜀地正是好時候。”
王蘊沒料到她竟會一口應允,一時反倒愣住了。
而她既已說出口,像是松了一口氣,又緩緩地、仿佛自言自語般地說:“是啊,我們總是要成親的,早一些,遲一些,又有什么關系呢?而夔王,若你能幫他脫離此難,也算是替我還了他人情,從此之后,我們便是……兩不相欠,再無其他了。”
王蘊見她神思恍惚,目光始終望著窗外晚霞,那些話竟不似講給他聽的,而是講給她自己的。他心里涌起異樣的傷痛,但面上還是對她露出了溫柔笑意,他伸手握住她無力垂在懷中的手腕,將她的右手從那兩點紅豆上拉開,低聲說:“其四,各節度使的蠢蠢欲動正是我們的大好時機。京城近日就將會有輿論,點明各藩鎮在夔王死后便再難壓制的事實。到時候只要圣上對夔王下手,便無異于自毀長城。我相信,陛下不會不忌憚此事的。”
黃梓瑕的腦中,剎那間閃過李舒白曾對她說過的話。李舒白似是不贊成此舉措的。但他主要是怕己方放出風聲,會被人循此而尋到源頭,反而容易引火燒身。此次既然是與夔王府并無太大瓜葛的王家,查起來自然不著頭緒,難以追溯。
因此她只點了點頭,并不說話。
王蘊見她點頭,便低頭一笑,他雙手合攏,將她的手放在自己的掌心中,靜靜地握了許久。
最后一抹斜陽的顏色金紫,太過艷麗無匹,以至于眼看著就要消散。他握著她的手看著窗外落霞,感覺到她的手冰涼而虛弱,靜靜地躺在他的掌心之中,竟似再無一絲力氣。
那天晚上,黃梓瑕坐在燭光下,將自己腕上的金絲紅豆脫下來,收入了錦囊之中。
她將那個錦囊放在自己枕下,靠在床上怔怔望著窗外夜色。正月嚴寒,呵氣成霜,窗外浸在寒氣之中的星月顯得越發光芒凜冽。
她的目光漫無目的地在屋內滑過,停在桌上的那一對小紅魚上。往日無比安靜的兩條魚,今日卻亢奮地在水中游來游去,圍繞著水底的一顆紅豆。
和她手上剛剛脫下的那兩點紅豆一樣鮮亮的紅色,一樣圓潤的形狀,讓她的心口猛地跳起來。
她支起身子,走到桌前仔細看那點紅色。
原來是無數顆小魚卵整齊地聚成一團,被粘在水晶瓶的底部,半粒米大小,就像一小滴鮮血沉在水底一般。
她呆了呆,將自己的手伸入水中,去觸碰那一團魚籽。阿伽什涅本就只有指節長短,魚籽更是細小至極,塵埃般一撥就散,散開后就更加難以尋覓,只如一道血跡在水中彌散,似有若無,似聚還散。
她想起王宗實將這對魚送給她的時候,曾對她說道,這魚繁殖極難,世人都不知如何孵化魚卵,所以世間稀少。只是魚卵難得,你又不懂其法,到生卵時可告訴我,我親自來收取。
她將水晶瓶端起,仔細地看著下面沉淀的魚卵,腦中一閃而過在蜀地時曾偷聽到的,齊騰對禹宣說的話。他說,你還記得,我那條小紅魚哪兒去了嗎?
那時不經意的一句話,卻讓她在這個瞬間,毛骨悚然。這看似無知無覺、自生自滅的小魚,在這一刻看來,仿若鮮血凝結而成,其間陰森可怖之處,令她不由自主地放下水晶瓶,連退了好幾步。
許久,她才將桌上燈一口吹熄,借著窗外淡淡的月光,退回到床上。可水晶瓶中的小魚依然興奮無比,攪動得瓶中水波蕩漾,那波光散在室內,一層詭異的光線波動,讓人越發不安。
黃梓瑕又起身將這水晶瓶移到月光照不見的角落,然后才安心躺下。
她想著父母的死,想著禹宣的死,想著鴆毒,想著李舒白的符咒,慢慢蜷縮起身子,閉上眼睛。她伸手到枕下握住那個錦囊,將它貼在自己臉上。柔軟的錦緞襯在她的肌膚上,幾乎感覺不到那里面有什么東西存在。
她在心里想,選一條最簡單的路吧,已經牽連了太多她舍不得的人,也太累了。
反正一輩子怎么走,都會走完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