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峰今天的第一場戲不是最簡單的,也不是最難的,就是普普通通一場戲。
吳樾以“騷擾知名女藝人”的嫌疑,將年輕警察朱藝龍帶到了警局,進行“調查”。
張峰環(huán)視四周,確認燈光、道具、攝影、錄音都已就位。
現場瞬間安靜下來,所有工作人員的目光瞬間聚焦在張峰身上。
“演員就位!”
吳樾、朱藝龍和一位配角迅速進入各自的位置。
“錄音開機!”錄音師低聲確認,這戲是現場錄音,舉著挑桿話筒的助手將話筒小心翼翼地懸在演員頭頂上方。
“攝影開機!”攝影師徐紅兵也確認道。
主攝影師并不是由陸杰擔任,他是輔助機位。
有的爽文對攝影師只一筆帶過,連個名頭都沒有,一般都是以“攝影大哥”代替了事。
但攝影師在一部戲里的作用非常大。
不是會扛攝影機的就叫攝影師,一個好的攝影師最吃天賦。
演員或許通過關系或者自己的努力,再加上一點點運氣,能夠成為一個明星,但攝影師這是個技術工種,沒有天賦再努力也不行,張國師不就從攝影師轉行去了導演。
攝影有四大要素:立意、構圖、光線與色彩,攝影師既是精通器材與光影科學的技術專家,更是構建畫面美學與敘事邏輯藝術創(chuàng)作者。
他的角色貫穿策劃、拍攝與后期全流程,直接影響影片的視覺感染力和藝術高度,堪稱導演之外的“第二作者”。
張峰沒有理由不重視。
于是,他花大價錢聘請了徐洪兵擔任攝影指導,這是個不是那么有名、但又不是寂寂無名的攝影師,張峰特別欣賞他在電視劇《潛伏》的攝影風格,是那種冷峻的寫實主義風格,通過低飽和度色調、克制的光影應用,營造出一種壓抑、緊張、充滿懸疑感的氛圍。
與《信號》的風格非常相符。
聘請徐洪兵,花了他10萬塊,這是全劇組包括演員在內,單筆最高的酬勞,希望物超所值。
此刻,正是徐洪兵在掌鏡主攝影機。
而輔助攝影機位后,陸杰正一臉幽怨地看著張峰。
張峰畫的大餅又大又香,可卻沒有落實,等劇開拍,首席攝影師變成了輔助機位。
至于總制片?
狗屁的總制片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