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名之所以叫紫房子,是創始人郁熾昌先生借用詩句“萬紫千紅總是春”得來的。
寓意事業希望和生機,寄托新婚歡樂喜慶的氣氛。
曾為孔子第77代嫡舉辦婚禮,并承辦了北平市第一、二、三屆集團婚禮。
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,因為公私合營的緣故,被并入王府井京城照相館,紫房子品牌淡出公眾視野。
1990年,在民政部和京城紡織工業總公司的支持下,“紫房子”重新開業,成為建國后“全國婚慶第一家”,恢復了老字號品牌,經營范圍幾乎涵蓋整條婚慶服務鏈,各個檔次的婚慶業務都能承辦。作為京城婚慶行業的老大哥,深受本地人信任。
……
紫房子位于東城區,用紫色裝潢的門面別致醒目,內部裝修在這個年代算得上氣派。
陳女士已經到了,正和一位穿著西裝、看起來像是經理的中年男子交談。
見到王盛,陳女士熱情地迎上來道:“王總,你們來了。這位是紫房子的業務經理,趙經理。”
“趙經理,您好。”
王盛上前握手,不卑不亢。
趙經理打量著王盛,眼中閃過一絲驚訝,似乎沒想到搞出“天價婚慶電影”的負責人如此年輕。
但他很快掩飾過去,笑容滿面:“王總,久仰久仰!你們盛影傳媒可是在咱們圈里一夜成名啊,廣告我們都看了,真是厲害。”
寒暄幾句后,雙方進入正題,開始對接5月5日的婚禮流程。
趙經理對流程很熟悉,各個環節的時間點、注意事項都講得清清楚楚。
王盛認真聽著,并做著筆記,偶爾會提出一些基于拍攝需要的細節問題,比如某個環節的光線如何、空間是否夠雙機位展開、是否有電源接口位置等,顯得極為專業。
對接完畢。
陳女士說要去看一下給兒子、兒媳準備的婚服,趙經理叫來同事,讓其帶陳女士過去,他則是借口說還要和王盛聊一下別的方面,陳女士不置可否。
……
“王總。”
趙經理遞過一根煙,王盛擺手謝絕。
見王盛不抽煙,他便把煙收了起來,語氣變得推心置腹道:“王總,不瞞您說,你們這廣告一出來,可真讓我們開了眼。婚慶錄像這塊兒,我們紫房子一直也有做,但基本都是包給外面幾個固定的錄像師傅,用的都是家用vhs或者好一點的hi8機器,拍出來就是個記錄,一套下來收個幾百塊頂天了,利潤薄,也就是捎帶手的事兒。”
他繼續道:“主要利潤還得看酒席預訂、車隊、禮服租賃、司儀等等這些。但我們一直也想把錄像這塊提提檔次,就是找不到合適的合作方。
設備、技術、人手都跟不上。你們不一樣,北影廠背景,專業設備,一看就是‘正規軍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