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沉吟片刻,開口道:“副臺長這么有誠意,我老韓也不是不識抬舉的人。
版權費嘛,就按市場公允價,我們北影廠不會讓朋友吃虧。
至于以后藝術中心的項目,只要質量過硬,聯盟的發行渠道,肯定優先考慮。”
他沒有獅子大開口要低價,而是強調“公允價”和“質量過硬”,既顯示了格局,也握住了主動權。
副臺長要的就是這個“優先考慮”的承諾,立刻笑容滿面:“痛快!就按韓廠長說的辦!細節我讓下面人盡快跟北影音像公司對接!”
兩人以茶代酒,碰了一杯,算是達成了新的默契。
……
另一邊。
京城電視藝術中心。
尤主任回到辦公室,臉色陰晴不定。
鄭小龍正在等他消息。
見他回來,鄭小龍關切地問:“老尤,部里開會怎么說?”
尤主任把會議情況,特別是副部長最終拍板成立指導小組、聯盟試點合法化,以及韓三坪強勢維護王盛的情況大致說了一遍。
一向沉穩的鄭小龍聽完,也愣了一下,有些難以置信:“這發行聯盟還真讓北影廠做成了?還成了部里認可的試點?王盛他居然一點事都沒有?”
尤主任苦笑一聲,帶著幾分酸意和無奈:“韓三坪厲害啊!直接把問題拔高到了‘關乎幾十家電影廠、十幾萬職工家屬生存’的高度,這是拿大局壓人!部里能怎么辦?難道真看著那么多廠子倒閉?
至于王盛……那小子現在有青年科創獎護體,加上他搞的婚慶電影和現在的聯盟,確實間接解決了不少就業,功勞苦勞都占全了,風頭正勁,眼下這地位,不說穩如泰山,怕是真沒人能動得了嘍。”
鄭小龍沉默半晌,點了一支煙,緩緩吐出一口煙霧。
他想到了自己這邊正在籌備、意圖與《家和萬事興》打擂的賀歲劇《萬事如意》,以及倚重的馮曉剛,心中莫名生出一股緊迫感和無力感。
尤主任看出他的心思,問道:“咱們那部《萬事如意》進度怎么樣了?”
鄭小龍振作了一下精神:“正在拍,馮曉剛這回挺賣力,劇本打磨得不錯。預計趕在跨年或者元旦期間播吧。”
尤主任點點頭,提醒道:“有沖勁是好事。不過老鄭,我得提醒你,臺里已經基本定了,12月31號跨年之夜,黃金時段,肯定是要播北影廠那部《家和萬事興》的。
這是政治任務,也是給新成立的聯盟撐場面。咱們的劇,得錯開這個風頭。而且,以后……說不定還真得仰仗北影廠搞的那個發行聯盟,把劇賣到外地去。”
鄭小龍嗯了一聲,沒再多說,但眼神中那抹不服輸的勁頭并未消散。
他知道,屬于他們這個“老京圈”的舒適區被一個來自電影廠體系的年輕人,以一種蠻橫的姿態打破了。
未來的競爭,恐怕不再是簡單的創意和人情,而是資源、渠道和體系的對抗了。
京圈之王?
鄭小龍想到了這個形容詞。
王蒴與之相比,那真是差了十萬八千里,王蒴要是能有電視系統的死保,何至于遠走他鄉……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