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事還是從胖嬸那個大嘴巴口中得知的。
崔水生猝然遭此噩耗,悲痛欲絕,又哪里還有出去闖一闖的心思
為人子,父母孝,最少也要三年。
所以他放棄了去塞北的心思,留在了家里為父母守孝。
幾乎是同一時間,馮青光的爹得知他偷光家里錢財跑去了塞北后,氣得中風癱在了床上,沒幾天人就去了。
而馮青光的兩個哥哥,自小在后母馮老婦的手里吃盡苦頭。
所以他們的爹一死,他們就請來里正,將家里僅剩的東西一分為三,直接分了家。
知道馮老婦難纏,他們分家后,索性帶著妻兒離開了粟陽,寧愿去其他地方謀生,也不愿意留在村子里被后母纏上。
那時候,還是先皇他爹老先皇在位。
大景各地邊境,年年有戰,許多受戰火殃及的百姓逼不得已,只能背井離鄉成為流民,四處尋找活路。
當時就有大批的流民涌進了粟陽。
粟陽城中那些不作為的官員不知如何安置,就將他們全部驅趕到了城外。
被趕出的流民已經沒了再去下一座城池求活路的力氣,就紛紛徘徊在了城外附近的村落小鎮,有些餓極了,就行起了偷偷摸摸甚至是打家劫舍的勾當。
馮老婦一介婦人,家中無青壯男丁保護,沒幾日就被那些流民給盯上了。
前腳剛分到的糧食,和一些丈夫還沒死,她就悄悄藏起來,分家時沒拿出來和繼子們分的銀錢,都還沒捂熱,后腳就被人搶了個一干二凈。
她哭天喊娘的跑去粟陽城報官。
結果官府一聽是他們趕出城的流民作亂,害怕此事鬧大,上頭會下來查,就把她直接給丟出了官府。
自古民不與官斗,馮老婦被警告了一頓,沒敢再告。
回去后想起兒子還有一門親事,且是過了明聘的。
于是,回家后,就拿著馮青光和陶秀娥的婚書,前去陶秀娥舅家退婚,要求她舅母把以前收到的聘禮錢財都還回去。
可陶秀娥的舅母就是只鐵公雞,只進不出,進了她腰包的東西,就絕無再吐出去的可能。
還回去是不可能的。
所以她將陶秀娥攆出了家門,讓馮老婦將她帶走。
馮老婦卻鐵了心只要錢不要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