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沒傷任何一人。
但態度很明顯,她若敢走,那些丫鬟婆子絕對一個都活不了。
后來曲華年生了孩子,用來威脅曲華年的人,就由那些丫鬟婆子變成了她的孩子。
曲華年在他的威脅下妥協。
十幾年都沒能再回過一次攝政王府。
直到攝政王府出事,溫賡倒是沒想過休妻,但他爹娘從他那妾室那里聽說,凡是娶了曲家女的人家,都在攝政王府出事之后,為撇清關系,都將人休了。
溫家二老也害怕曲家之事連累兒子的前途,也有意讓兒子休妻。
但曲華年先他們一步,也不管溫賡同不同意,自請下堂后,便帶著女兒來了這個小村子里生活。
而他女兒溫相宜,兩年前被溫賡做主,將之嫁去了長安。
巧的是,溫相宜嫁的那家,嬈娘剛好知道,長安聶家,也就是將劉豆兒帶去長安的那個聶長平家。
她也是前不久才知道的。
當年劉豆兒去長安,之所以讓長安不少人都記住了她,是因為她在聶長平的大喜之日,以死相逼毀了聶長平與溫相宜的大婚。
不過大婚雖毀了。
但溫相宜卻還是嫁進了聶家。
只是她嫁的人,不再是聶長平,而是聶長平那位在關將軍麾下,與之一起在塞北鎮守邊疆的大哥,聶長照。
直接未婚妻變成了親大嫂。
據說當時在長安鬧得沸沸揚揚,挺轟動的。
不過那場大婚后的第二日,聶夫人怕流言傷人,直接改了婚書,安排人手,將溫相宜護送去了塞北。
而聶長平因為劉豆兒,名聲掃地。
他對劉豆兒倒是還有幾分真情在,本想趁著聲名狼藉,也沒大家閨秀敢嫁自己了,就想讓母親接受劉豆兒。
據說聶夫人被磨得煩死自己這個小兒子了。
差點就咬咬牙同意了。
但不知道劉豆兒又做了什么,徹底惹怒了聶夫人,讓她不惜被人恥笑,寧愿給兒子聘娶一個二嫁的母老虎,也不愿意接受劉豆兒。
劉豆兒不甘心,自然要找聶長平鬧上一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