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以早在六年前,對葉家的惡毒,以及孟嫣然的心狠失望透頂的木兒,憑著心底僅剩的那點難以泯滅的良知,選擇投誠了年輕的帝王。
可因為葉家的存在,快六年過去了,哪怕新帝已掃清了先帝留下來的爛攤子。
大景至今,也都還未見半分海晏河清之景。
相反,因為他們的野心,雁山關差點失守,塞北如今還在抵抗強敵,才太平沒幾年的百姓,又一次遭了戰火之苦。
葉家的存在就如同毒瘤。
所以必須鏟除,徹徹底底的鏟除。
木兒是帝王的暗棋,輕易不得動,蟄伏多年,只為在關鍵時刻往外遞送消息。
至于孟嫣然什么時候懷疑她的,木兒猜,大概是在凌城之時,她幫著掩護朝廷守城軍前往鹿城阻攔塞北軍進江州之后,便被懷疑了。
不然劫持曲爭春的任務,也不會刻意避著她。
“姑母,我知道幾十年的籌謀,您收不了手,所以我從不勸您收手。但您得承認,您輸了,從您將自己的不甘與抱負泡進葉家這個腌臜不堪的泥潭里,以及您縱容葉家傷害無辜的那一刻起,您就注定會輸得徹底。”
木兒平靜說著,旁邊的幾人卻因她對孟嫣然的稱呼,又一次震驚地瞪大了眼睛。
似乎都不敢置信她與主子竟是姑侄。
是呀,誰能相信,當年年過花甲的孟老太傅,臨老為給獨女留一條退路,竟不惜豁出去愛惜了一輩子的清譽,違背與妻子一生一世的諾言,秘密納了數名美妾,只為生下一子,悉心培養,留給長女做靠山。
可惜那一子還未養成,孟老太傅便已經撒手人寰。
而那一子,就是木兒的爹。
但那時候,孟嫣然痛恨父親違背了與母親生死不負的誓言,在孟太傅死后,堅決不認那個弟弟,甚至想痛下殺手。
此事被關丞相與攝政王察覺,兩人在她動手之前,先她一步,尋了戶普通農家,將人秘密送了出去。
姐弟二人至此從未見過。
直到多年后,孟嫣然打著尋女的名義路過一處峽谷,遇到山體滑坡,險先被埋,幸得被一農家漢子所救。
那漢子為護住她,被山石砸中,不治身亡后她才意外發現,那漢子就是她那素未謀面的弟弟。
可能是心有虧欠吧!
在那漢子死后,他的婆娘改嫁之后,她帶走了木兒,從此養在身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