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嫣然似乎被她的話問住了。
一陣長長的沉默后,她望著天光灑下來的地方,緩緩講了一個故事。
故事里的主角是個小姑娘。
小姑娘出身極好,有一雙疼愛她的爹娘,還有好些愛護她的師兄。
她聰慧好學,從剛牙牙學語,就坐在爹爹膝上,聽著他給師兄們授業,自己也聽得極為認真。
別人為恭維爹爹,逮著就夸她日后定會是個小才女。
那時爹爹面上高興極了。
等大了一些,爹爹干脆親自教導她啟蒙,師兄們更是給她準備了一張小小的桌案,就放在他們中間,讓她跟著一起讀書。
師兄們強項各不一樣,她卻學得了師兄們的所有強項。
在同齡的姑娘們學琴棋書畫、女則女戒的時候,她在跟著師兄們學史書詞章,策問書法,君子六藝。
再后來,再大一些,她甚至能與師兄們堂前辯策論,將他們堵得啞口無言,心服口服,不得不夸她厲害。
可他們夸她厲害的時候,總會加上一句:“可惜了,嫣然要是男兒,日后必定展翅朝堂,給太傅一門再添榮耀。”
爹爹也不知從何時起,時不時會盯著她忍不住發出一聲輕嘆。
輕嘆什么?
是嘆她不是男兒,不能繼續延續孟氏榮光嗎?
可為什么一定要是男兒呢?!
那是世道對女子施加的枷鎖還很重,小姑娘不懂,只覺生氣,心底也不知不覺間,埋下了一顆名為不甘的種子。
她不甘因為是女子,就要被自己的爹爹,甚至是還不如她的師兄們輕看。
不甘的種子一旦種下,就會生根發芽。
第一次發芽,是在她爹爹去參加一場喜宴回來,看到她已經不滿足于讀策論,反而專研起了兵書,訝然之下,似才想起她是個女兒,開始擔心她才學太盛,日后恐難尋到好歸宿,遭婆家嫌棄。
于是就趕緊下令,將她圈在家中,還請來嚴厲的教習姑姑,從頭教她學習三從四德,女子八雅。
可學過國學策論,君子六藝的姑娘,又哪里還學得了什么三從四德,詩酒花茶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