然而打鴨子卻是成本最低的那個作品。
因為足夠便宜,所以銷量就高,所以收益就高。
而任天堂的光槍并不適配定位器。
這就讓人不得不在意一件事情,到底是怎么做到抬手就打的?
答案是,在這些老舊的光槍射擊游戲中,發射信號的不是槍,而是電視。
因為感光接收器的成本比一個紅外發射器更便宜。何況為了實現標準定位效果,還需要四個放在電視四角的定位器。
所以,為了節省成本,任天堂采用的方式是,讓電視發射信號。
人眼感受播放的能力是24幀,低于24幀時大腦會進行自動補幀。
如果在游戲中插入一幀的畫面,人眼是看不出來的。
所以光槍射擊游戲的解決方式就是,在游戲中,玩家開槍時,同步生成一幀的畫面。
這一幀的畫面,會在電視上以全黑色調的形式呈現,然后在鴨子所在的區域生成一個白色畫面。
因為只有一幀,所以玩家是看不到的,也反應不過來,但是作為電子元件,光槍中的感光器卻能夠準確的接收到這一幀的畫面。
于是感光器開始工作,如果捕捉到白光,就判定為命中成功,如果捕捉范圍內不存在白光,那就是命中失敗。
所以玩家就會發現一個問題,如果將光槍對準高亮度的臺燈,就能夠每一發都命中。便是因為實際上光槍只是完成了一個‘捕捉白光’‘捕捉成功’‘及時反饋’‘命中成功’的流程。
它不知道你有沒有擊中鴨子,只知道你有沒有命中白光。
在老式顯像管電視的加成下,這個響應速度是即時的。
而在新式的液晶電視下,這個響應速度反而會變慢,也就沒辦法游玩打鴨子這樣的光槍射擊游戲了。
可以這樣說。
這就是一種在八十年代,成本不足的情況下,為了節省成本同時提升游玩體驗,設計者做出的必要妥協。
小林徹隨手就拆了世嘉送過來的那臺樣本機,拆的七零八落后開始重新組裝。
有更便宜的,誰用貴的?。?/p>
寫程序的事情交給中裕司,現在小林徹只做一件事情。
做光槍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