麥道跟國內的合作,本來就是包藏禍心——阻止中國航空技術的發展。
沈圖那王八蛋已經在85年4月因為經濟問題被逮捕,那時候劉威銘還沒從國防科大畢業。
而在他被逮捕的前一個月,中國已經跟麥道簽訂了合作生產40架麥道MD-82民航客機的協議,一旦違約,將會面臨巨額賠償。
到現在,麥道的獠牙已經開始徹底暴露出來:把設計研發團隊分散到生產車間;生產車間已經完成大部分組裝的第三架運-10被麥道用來培訓工人鉚接技術;第四架樣機的零部件同樣被工人用鉚釘槍摧毀……
至于合作生產?
麥道公司核心技術根本就不讓中國的技術人員接觸!
只是可惜,之前沒有單位能接手運-10團隊——沒錢!
“放心吧,不管他們愿意不愿意,運-10團隊我們會完整地要回來。”
曹副總咬牙說道!
有機會,運-10團隊自然需要保留,這是國內唯一有大飛機設計經驗的團隊。一旦解散,以目前國內的經濟水平跟技術基礎,再要培養這么一支隊伍,不知道有多難。
劉威銘不置可否。
這事情肯定不容易的。
麥道處心積慮地用合作的方案來誆騙中國,到現在,整個運-10的設計開發團隊基本上也七零八落了。
連總設計師馬鳳山等人也沒事可做。
“調撥一批專用資金投入到預警機研發上,先期調10億吧。這錢專款專用。”
在跟曹副總談妥后,劉威銘召集了廠里幾名核心領導,把情況做了介紹后,提出了自己的要求。
“10億!這么多?”
張振萬驚呼了起來,“運-10搞了這么多年,算上發動機跟配套的廠房建設,都沒有消耗這么多……”
“10億,會不會少?”
葉永安看了一眼張振萬,默默嘆了口氣。
老伙計還沒搞清楚目前狀況?
他問劉威銘:“載機平臺都沒有成熟的,運-8要作為載機平臺,還需要大量改進工作。”
劉威銘要搞預警機,作為廠里的領導,自然得去了解。
不然怎么幫劉威銘解決后顧之憂?
“不會。有運-10團隊加入運-8氣密艙的改進,不需要太長時間,也不需要更多經費。其他的配套技術都有底子,先把樣機搞出來,解決有無問題,然后再想辦法提升性能。”
劉威銘對這一點很清楚。
三步走的計劃,實際上在他原本世界,部隊直接一次搞了三款不同的預警機。
那時候配套上去了。
大型預警機的載機平臺運-20雖然尚未開始搞,可國內買了好幾十架伊爾-76。
早期的空警-2000,是用伊爾-76作為載機平臺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