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國和其他的中原列國不同。
與其叫它楚國,不如叫“大楚南中國諸多小國聯合王國”。
他的祖先一開始只是個子爵,可以說地位的非常低賤。
但是通過不斷的兼并其他的小國,一點點的膨脹擴大,最后成了大乾王朝國土面積最大的諸侯國。
但楚國對其他小國,還有對南方百越部落的兼并,并不是武力征服。
有些是聯合小國內部的貴族,一起推翻君主,有些是運用聯盟的方式,締結獨立聯合體:只要你取消國君的名號,愿意從形式上聽從楚王的話,那地盤依舊是你的,百姓也依舊是你的。
換言之楚國是一個超大號的“部落聯盟”。
這跟秦國,晉國、燕國、齊國這種國家有著本質的不同。
就像在燕國,各個郡守膽敢跟國君說個‘不’字,立刻先把皮給剝了,趁著沒死,然后給扔進油鍋里。
國君的眼皮子撩一下,都能把郡守給嚇得三天三夜睡不著覺。
但在楚國則不是,有些貴族甚至能跟楚王在朝堂上當面叫板
就像在一個大家庭里,兒子頂撞父親一樣。
楚王只是個大家長,人家其他的貴族們都有自己的基本盤和小九九!
這也就決定了,楚王要想集結士兵,不會那么的迅速。
各個家的貴族,你出一點,我出一點,拼湊出50萬大軍來
其實跟齊國聯合十九個國家一起討伐燕國是一樣的。
但是楚國的實力也確實不容小覷的,不要說出兵50萬!
就是真的出兵80萬,它也是可以做到的,唯一的缺點就是反應速度慢,就像大笨象一樣。
所以,江明就沒有把戰場選擇在楚國和大乾朝廷控制區域的邊界。
而是打著‘方伯’巡視楚國的旗號,直接帶著7萬人馬進入了楚國的境內,在漢水之邊駐扎了起來
楚國這個時候,大軍還沒有集結到位,剛剛來到陪都鄢城的軍隊,不過30萬人
其他‘部落’的援軍還在不斷的集結中。
聽說江明已經提前動手了,來自己的國家巡視了,而且只帶了7萬人馬,楚王熊畢直接被逗笑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