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對這么一個多方和諧的局面,吳王的心里也打起了小算盤。
他之前已經集結了五十萬的大軍,準備迎接江明滅國戰爭的暴風洗禮,但現在江明不打了,他也有些猶豫,是主動進攻呢?還是繼續防守?
主動進攻的話,直接能不能消化就是一個問題!
如果自己的消化能力足夠強的話,當初就把整個楚國都給消化了,何必要留下40!
可是現在江明的主力北撤,帶著那個草包皇帝姬伯常去燕國了。
剩下了這么大的一片“勢力真空”,不染指的話,總覺得有些可惜!
思前想后,吳王還是采取了保守的戰略,先以守勢,消化好內部問題再說以免江明使詐:名義上是回去了,實際上在等著自己主力出擊的時候,從后背再來一下!
現在,新的天子登基,天下列國都在圖安定,若自己不見好就收,再無端的挑起戰事,他擔心引起眾怒!
于是,吳王最終選擇先蟄伏,以觀后效!
江明原本的計劃,是把大乾的天子給弄到薊城去,然后自己在根據地督亢,重新建造一個都城!
現在新任的天子,也是大乾第一個皇帝是姬伯常來當了
那事情就簡單多了!
江明下令,直接把國都從薊城給遷徙到督亢來!
開始大興土木,重新的建造新都!
并且,他也頒布了錢幣改革的命令:廢除全天下所有的錢幣,一律按照他規定的含金比例鑄幣,而鑄幣權,則全部交由燕國、趙國、楚國和秦國來實行!
金幣的大小,含金比例,還有花紋刻字的模板,江明已經派人送到了趙國和楚國,還有秦國。
列國可以用黃金、白銀,還有本國的貨幣,以及物資去這幾個國家兌換新的貨幣!
總的原則是,保證你們國家的財產不縮水,但是鑄幣權牢牢的掌握在江明可以深度控制的這些國家里。
趙國的趙庸,楚國的嬴壯,這是自己的嫡系心腹,江明讓他們怎么辦,他們就會怎么執行!
而自己的父親老秦王,目前也比較聽話,所以江明也就把鑄幣權分割給了他一部分。
目的,就是要盡快的,讓新幣在全國范圍內流通開!
而至于齊國,雖然說他們也有大金礦。
但齊國是被江明打服的,表面聽話,但不見得會有多忠誠,所以江明也就沒有給他們鑄幣權。